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学法指导初探惠州市、惠东县、实验小学梁迈忠516300(邮编)13138389798(电话)〔摘要〕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吕叔湘先生也说过:“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可以受用一辈子。”;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可见,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加强学法的指导。〔关键词〕:学法含义意义要求指导探索语文学法指导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现代教学论的重要思想。掌握学习方法是现代人素质的重要标志。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法指导已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都在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尝试。但在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而实际效果也达不到预期的目标。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也进行了一些探索,现就有关小学语文教学中学法指导的含义、意义、要求及指导等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一、学法指导的含义学习方法指导,简称学法指导,它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习者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诊治,使学习者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灵活运用于学习之中,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通俗地讲,学法指导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或者说是教育者对学习者的学习方法信息进行的一种反馈控制。学习方法指导包含两方的含义:一是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二是引导学生获得有关学习方法使用价值的认识,即充分认识具体学习方法适用范围,使学生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能选择并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学法指导从范围上讲属于教学论的范畴。教学论归纳起来可分两大部分:学习内容的指导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的课堂行为应包括这两部分,应该同时完成这两方面的任务。前者在于使学生理解外在的内容,后者在于使学生理解内在过程(即赞可夫提出的“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这应该成为教学论的重要原理或原则。所以,研究学法指导,对于补充和完善教学理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二、进行小学语文学法指导的意义1、学法指导是语文学科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1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这就要帮助学生打基础,而最主要的就是教会学生学习。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探究地学习。2、学法指导是课堂评价的一条重要标准。认识论告诉我们,事物是在矛盾中发展的。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有着极大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按照要求掌握一项知识并具有了相应的能力,就取得一次平衡。当提出新的学习要求时,学生的原有能力就与之产生了不平衡,需要适应新要求。学生达到了新要求,知识得到扩展,能力得到提高,实现了新的平衡。在学习矛盾解决的过程中,学法起着杠杆作用。学习方法是构成学生学习能力的要素之一。学生在学习中有两个系统在工作,一是认知系统,一是动力系统。这两个系统工作得怎样,和学习方法的优劣直接相关。教师学法指导得好,学生掌握学法,自然就会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得活跃而主动。因此,学法指导应做为课堂评价的一条标准。这不是原有标准的增加或更改,而是对原有标准被忽视部分的重申。它强调在教学中注重“学”,进一步摆正教与学的关系,在教师主导下,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3、学法指导有助于学生的知识向能力转化。学生学习能力的水平受到学习方法的制约。学习方法概括化水平越高,迁移的范围越大,能力就越强。可见,学习方法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指导学生在练习中形成技能,又可以指导学生调节学习活动形成能力,并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切都是通过教师的传授、示范和点拨来实现的。由此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