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师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止境两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风尘仆仆、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迎候、等候、请教、保留、传授、敬重”等词语。2、学习孔子拜师的经过,通过朗读,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的崇敬之情。3、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明白学无止境的含义。一、教学引入,初识孔子老子1.师板书课题《孔子拜师》。师: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昨天我们已经打开了宝库的大门,了解了古代神话故事,今天我们接着走进宝库,认识两个古代的大思想家。我们一起走进17课《孔子拜师》。2.出示句子: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师:谁愿意来读一读这句话?生(2个)师:“人们佩服和敬重谁?”生:“孔子和老子。”师:“孔子是谁?老子又是谁?3.出示孔子和老子的资料。4.了解“孔子”、“老子”称呼的来历。师:这是后人对古人特别有学问,又特别受到大家敬重的男子的一种尊称。像课文中的“孔子”“老子”这样的称呼还有孟子、庄子、墨子、韩非子……过渡:人们为什么佩服和敬重孔子和老子呢?我们赶紧走进课文。二、检查字词,感知课文大意。1.检查词语的认读情况:出示第一组:曲阜洛阳师:这是两个地名,谁来读一读。幻灯片出示地图师:看了地图,你有什么想说的?生:曲阜和洛阳相距两个省,好远啊!1师:是啊,曲阜在山东省,而洛阳在河南省,它们之间相距上千里,走路要走上好几个月。出示第二组:远近闻名知识渊博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师:同学们先自由地读一读。师:谁来展示一下?指名学生读词语师:你把字音读得真准。请你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读。师:从这组词语中,你发现了什么?生:都是四个字的词语。生:都是写孔子的。师:你真有一双慧眼。出示第三组:迎候等候毫无保留传授师:指一名学生读词语。师:你读得字正腔圆,真不错。请推荐一个比你读得还要好的同学来读。师:这一组词语中藏着一对近义词,谁发现了?生:我发现迎候和等候是一对近义词。师:这两个词有什么区别呢?生:迎候有欢迎的意思,而等候没有。师:你真会思考,一下子就明白了。真棒!师:从这组词语中你又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这一组词语都是写老子的。师:你也有一双火眼金睛。出示:同时出示二三组词语(去掉拼音)师:去掉拼音还会读吗?请大家自由朗读一遍。学生齐读。2.词语读得这么好!你们能根据我的提示,把词语填到括号中吗?幻灯片出示:远近闻名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毫无保留传授2孔子三十岁的时候,已经()。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到千里之外的洛阳拜老子为师。一路上(),(),终于走到了洛阳。老子()地把自己的知识()给了孔子。师:找到课文的主要人物,再抓住关键词,我们就能概括一个故事的主要内容了。学生齐读。师:接下来我们就先走进孔子。三、品词析句,感悟孔子品行师:孔子是怎么拜师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孔子拜师途中遇到困难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我们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出示: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学生齐读师:从句话中你感受到什么?生:我感受到曲阜和洛阳相距很远。师: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生:我从上千里、几个月、终于感受到的。师:请你用自己的朗读来表现曲阜和洛阳的路程遥远。生: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师:你读的有400里了,还有谁能读得更远一点吗?生: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师:有800里了,还有更远的吗?生: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师:上千里的感觉读出来了。我们一起朗读,来感受一下路途的遥远。学生朗读师:从这个句子,你还感受到什么?3生:我从风餐露宿和日夜兼程感受到孔子拜师很艰辛。师:你从这两个词能想象孔子遇到了哪些困难吗?生:孔子一路上会遇到狂风暴雨生:会遇到野兽生:会没有东西吃,没有地方住……师:是啊,这一路上孔子经历了多少困难,经历了多少艰辛啊,这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