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略论灵武回中王银银摘要: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责任,其生态价值理应得到充分发挥。本文阐释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对如何更好地实现生态价值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关键词:生态文明;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生态文明已成为当今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我国正处在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人们的生态意识,加强对人们的生态教育,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当前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①这就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一个更加突出的地位。以往人们只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而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继续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必须自觉承担起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培养人们的生态意识,增强人们的生态法律道德意识,引导人们树立绿色合理的消费观,这既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要求。一、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内涵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要培养人们的生态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文明赋予思想政治教育新的价值内涵。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是指:“以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其生态价值在于使生态意识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对人们进行生态环境法规和生态伦理教育,从而明确人在生物圈中,在自然系统中的地位,清楚的认识到人类面临生态环境恶化的挑战,从而树立生态意识,为调控生态平衡,达到协调而采取积极的对策。”②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是通过转变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调节人与生态的关系从而体现出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的意义关系。这个定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第一,对生态的价值。即思想政治教育对生态的意义关系,这种价值表现为正价值、负价值、零价值。当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唤起人们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8.②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的生态意识,引导人们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维护生态平衡时,这种价值表现为正价值: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早期以破坏生态为代价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人们向自然界开战,结果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这种价值就表现为负价值;思想政治教育长期注重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而忽视生态价值,对生态价值无作为时,就表现为零价值。第二,生态的价值。即要求生态对于主体有意义关系,而要使这种意义关系得以充分实现,主体必须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有正确的认识。首先,主体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实际情况有正确的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功能是复杂的,正面价值往往与负面价值交织在一起,需要认真考量。其次,主体还要对自身的需要有正确的认识,主体的需要并不都是合理的,只有那些对个人和群体有意义的需要才是正确合理的需要。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要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具有多种多样的属性,但它们不会自动满足人们的需要,只有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才能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潜在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实现过程贯穿着主体的创造性活动,主体投入的劳动越多,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也就会越大。二、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表现(一)培养人们的生态意识生态意识是一种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这种意识强调人们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认识到人与自然共同发展,共同处在一个大的地球生态系统中。以往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自觉不自觉的奉行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现今的很多生态问题都是因为人们的生态意识不强所导致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教育培养人,提高人们思想道德认识的活动。它可以帮助人们提高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