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认识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妄图灭亡中国的重要步骤,是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简单了解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了解日本在东北三省犯下的战争罪行;了解西安事变发生和解决的过程,简要评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2、过程与方法:(1)导入:出示图片,创设情境,设置疑问(2)回顾“九一八事变”前日本侵华的史实,让学生认识到日本侵华战争已蓄谋已久。(3)通过学生讲述,理解日本制造柳条湖的真实情况、原因及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目的。(4)引导学生阅读史料,了解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的原因。(5)播放音频,展示图片,增强学生感性认识,让学生体会、了解日本侵略军欠下中国人民的累累血债。(6)学生讲述杨靖宇等抗日英雄故事,让学生了解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爱国主义精神。(7)师生互动讨论:“蒋介石是该杀还是该放?”“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重大历史意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九一八事变”史实的了解,让学生认识“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侵略政策的第一步,同时介绍日本的侵略罪行、东北人民的英勇抗战,激发起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2)探究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爱国行为和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选择,进行爱国、爱党教育。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难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三、教学过程导入:出示《保钓人士,九一八游行》的图片民众为什么会选择9月18日这一天进行大规模的保钓示威游行?历史上的9月18日究竟发生了什么?让我们中国人没齿难忘,痛心疾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段苦难的岁月,走进那段令国人深感耻辱的历史一、九一八事变1、请大家回顾一下,近代史上,日本曾经进行了哪些侵略中国的战争?2、那么“九一八事变”是怎么回事?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了解事件的详细经过。板书:1、时间:2、地点:3、策划者:4、经过:5、结果: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陷3、动脑筋:请大家想一想,日本侵略军侵略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4、课件显示《东北三省沦陷形势图》,大家请看地图,仅仅四个月零十八天,东北三省128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3000万同胞迅速沦丧于日寇铁蹄的蹂躏之下!128万平方公里,这相当36个海南岛。这么一大片土地,为什么会在半年不到就全部沦陷呢?【材料展示】《蒋介石密电》分析材料:说明蒋介石实行的是不抵抗政策。5、蒋介石为什么要采取不抵抗政策呢?6、东北3000多万同胞在日寇的铁蹄之下开始了长达14年之久的耻辱的亡国奴生活。有一首歌见证了那段苦难的历史,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松花江上》。【播放音乐】……7、面对日军侵略和残暴统治,东北人民没有屈服,东北抗日斗争风起云涌。有东北人民自发组织的抗日义勇军、中共领导的抗日游击队。为抗击日寇,无数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同学们,让我们共同来缅怀这些可敬的英雄们(出示图片)8、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展开,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局部抗战开始了。(板书:7、影响:中国局部抗战开始)(过渡)然而,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并没有阻拦住日本的侵略,日本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先后策动华北五省自治,企图把华北五省变为第二个伪满洲国。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在中华民族生死危亡的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什么主张和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这时的蒋介石仍坚持什么态度?(攘外必先安内,反共等可能的答案……)(过渡)蒋介石置民族危亡于不顾,继续“围剿”红军,他的做法,遭到全国人民的一致反对,也引起了一些国民党爱国将领的不满,接下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历史事件。二、西安事变【出示图片】张学良、杨虎城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先找出事变的时间、地点、人物,后再通过师生互动讨论分析事变的原因。(板书:1、时间:1936年12月12日。2、地点:西安。3、发动者:张学良、杨虎城4、经过:扣押蒋介石)1、张杨发动西安事变最直接的目的是?(逼蒋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