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他山之石,创幸福教育-----山东泰安行考察报告沁园路小学高玲玲四月二十四日,在上级领导的带领下,沐浴着春天最后的阳光,我们慕名来到了山东泰安第一实验小学等三所学校进行实地考察学习,紧张短暂的两天考察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是我的几点感受。一、围绕生本教育,扎实进行课堂改革。纵观泰安市第一实验小学、仓库路小学和三里小学三所学校的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可以看出他们均是围绕生本教育大力进行课改,打造高效课堂,提出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精讲精练,打造生本快乐课堂”的口号,为此,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比如,教师主体变成了以学生为主体;选择学生变成了有教无类;统一要求变成了因材施教,先教后学变成了先学后教,以教定学变成了以学定教,师道尊严变成了教学相长等等。这些理念的改变,使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实现了转变,从而保障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些我们从几位老师讲的公开课中就可以得到验证。他们在不断地探索实践反思总结中,生本的理念不断得到升华,生本是课堂的出发点,快乐是课堂的主旋律,幸福是课堂的终极性价值。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抓住这块主阵地,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的改革,从而打造高效课堂,实现快乐教学,轻松教学。我们从泰安实小等几所学校的身上,深深地感受到了课堂改革的深度和力度,感受到了改革的实在和严谨,具备了这样的一种理念和态度,幸福教育最终将得以实现。二、深化校本教研,丰富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给学生一个幸福的童年。这次考察感受较深的就是几所学校的校本教研,他们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课程开设的门类齐全,综合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各项活动扎实有效的开展,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为学生的幸福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石。比如他们开设了剪纸、闪光的羽毛、诗文诵读等特色课程;开设了种类齐全的特色活动:有学科竞赛类、文体活动类、科学拓展类、综合实践类、品德培养类以及特长培养类,门类繁多,内容丰富,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口味,使学生有了较多的自主选择的余地。而且他们还开设了选修课程、传统节日课程等。选修课程他们采取了“全员参与,自主选择”的管理模式,自选课程有《飞舞的毽子》、《快乐篮球》、《科学小博士》、《五彩脸谱》、《插花》《布艺娃娃》、《军事科学》、《十字绣》、《珠艺》等二十余门课程,让学生不仅动脑而且动手,从课内走到课外,在多姿多彩的活动中学生享受着学习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学校真正成为了他们的乐园。他们还结合中国的传统节日开设了名目繁多而且诗情画意的课程,如《喜气洋洋过大年》、《梨花风起话清明》、《粽子飘香话端午》、《月儿圆圆话中秋》、《人共菊花醉重阳》等,这些异彩纷呈的课程,恰如载歌载舞的水,激扬着快乐的浪花,浸润着学生的心灵,幸福着孩子的童年。三、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把家委会工作落到实处,让家委会成为开展学校工作的有力助推。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的教育,更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因此家委会就成为了家校之间不可缺少的桥梁,合理利用好家长这块资源,不仅可以减轻学校的负担,还可以更好的促进学校工作的开展,泰安第一实验小学和仓库路小学的做法就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他们成立家委会,并制定和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把家委会和学校的工作联系到一起。首先要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把家长的意见纳入到学校的计划中,家长参与学校的评价,家长驻校办公,完全是学校员工的一份子。其次家长义教进课程,他们将优秀的家长、有一技之长的家长吸纳到教师队伍中来,象书法爱好者、画家、医生、交警、导游等有技术或有特长的家长,邀请到学校来,定期给学生讲解相关的知识,不仅节省了资金,加强了家校之间的感情,还让学生学到了课本以外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再次是家长义工进校园。学校工作千头万绪,教师更是每天忙的力不从心,学校就会出现许多盲区无人顾暇,给学校和学生带来安全隐患,为此他们招募自愿来学校工作服务的家长做义工,进行执勤、监管、打扫、督察等工作,家长在空闲时间来到学校能为学校出一份力,还能关心关注到自己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十分的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