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guiyizjl@56.com_56flv_125740518569.flv是一只鸟——艾青选自《我爱这土地》《我G:\guiyizjl@56.com_56flv_125740518569.flv爱这土地》1.作者链接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他的成名之作。抗日战争期间,写了长诗《向太阳》《火把》《黎明的通知》等。解放后又写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他的作品还有《北方》《归来的歌》等。2.背景回望这首诗写于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假如我是一只鸟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七日诗歌赏析❤“假如我是一只鸟”——全诗以这样一个出人意料的假设开头,使读者不禁发出疑问,“鸟”的形象和作者所要歌颂的“土地”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在下文作者对此作出了阐释。诗歌赏析❤“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在炮火连天、国运危急的时刻,一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鸟也要奋力抗争,用自己的歌喉发出不屈的声音。这使人联想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嘶哑的喉咙”,让我们看到这是一只饱受磨难的鸟,它的歌声,是用整个生命发出的。诗歌赏析❤•下面四行诗,分别描述了鸟儿歌唱的四个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它们的核心是“土地”。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这四个对象前面都加了长长的修饰语。诗歌赏析❤“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是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国土的写照。“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土地上的河流,像长期郁结在人民心中的悲愤一般汹涌奔流。“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土地上空吹刮着的风,象征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詩歌賞析❤“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小鸟活着时,倾尽全力为土地而歌唱,死后,又将自己的全身投入土地的怀抱,连羽毛都与土地融为一体。詩歌賞析❤在诗的第二节,作者笔锋一转,由上文对歌唱者动态的描述,转而对“我”进行了一个近镜头的特写。这是以设问的方式进行的。詩歌賞析❤“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眼里常含泪水”这样一个静态的特写,表现了悲愤痛苦的情感恒久萦绕于“我”的心中。“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目睹山河破碎、人民涂炭的现实,对祖国爱得愈深,心中的痛苦也愈强烈。詩歌賞析❤•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精华,它是那个苦难的年代,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种爱刻骨铭心,至死不渝,不仅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更是全民族普遍的爱国情绪的浓缩。艾青以这两句诗,抒发了那个时代华夏儿女共同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