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一道变压器考题引发的思考VIP免费

一道变压器考题引发的思考_第1页
1/2
一道变压器考题引发的思考_第2页
2/2
一道变压器考题引发的思考湖北应城一中何飞笔者在做《100所名校高考模拟金典卷•理科综合卷(五)》第20题时,遇到如下解法。题1.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1∶1,原线圈接入的交流电,负载电阻R=10Ω,两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则()A.电压表示数为20VB.电流表示数为0.09AC.电阻R在1min内产生的热量为1200JD.二极管两端的最大电压为20V答案:BC其中对于B选项,命题者给出的解答过程如下:根据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有,代入数据解得I1=0.09A,选项B正确。无独有偶,笔者在做《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试卷》第19题时,也遇到类似的问题。题2.如图1,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是10∶1,原线圈接入如图2所示的正弦交流电,一只理想二极管和一个阻值为10Ω的电阻串联后接在副线圈上。则()A.原线圈电压有效值为311VB.电压表示数为22VC.电流表示数为0.11AD.二极管两端的最大电压答案:D其中对于C选项,命题者给出的解答过程如下:设流过原线圈的电流为I1(即电流表的示数),流过副线圈的电流为I2,则:,∴I2=10I1.根据二极管的“滤波”作用,流过电阻R的电流,∴.,得:.选项C错误。对比分析可知,题1使用的是功率相等方法,题2使用的是匝数比方法,同样的问题,出现了两种绝缘不同的解法,并且所得结果迥异。比如,我们用题2中的方法解决题1中的B选项:设流过原线圈的电流为I1(即电流表的示数),流过副线圈的电流为I2,则:,图1图2∴I2=11I1.根据二极管的“滤波”作用,流过电阻R的电流,∴.,得:.选项B错误。孰是孰非呢?笔者认为,在变压器的副线圈含二极管电路时,求解原线圈中的电流时,应该使用题2中的方法是正确的,即原副线圈中的电流之比仍跟匝数成反比。那么题1中采用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的解法又错在哪里呢?我们不妨将变压器原线圈输入功率用P入表示,副线圈输出功率用P出表示,二极管后面负载电路消耗的功率用PR表示。则题1的解法显然认为P入=P出=PR,其实这是不对的。因为交流电在通过二极管时,二极管对其起到“滤波”的作用,即正向电流可以通过二极管,负向电流不能通过二极管。这样,在交流电的一个周期内,只有半个周期时间内,后面的负载R上消耗功率,还有半个周期内,R两端电压为0,没有功率。于是,根据电流热效应规律,正确的功率关系是:,这个结论与二极管是否为理想二极管无关。有了这层关系,我们重新运用功率关系来解决题1的B选项,如下:得:,选项B错误。这个解法与运用匝数比的方法解出来的结果不谋而合。由此比较,笔者对变压器副线圈含二极管电路的相关计算问题,作如下小结:1.副线圈输出的电压、电流在通过二极管后,其有效值要在副线圈输出的有效值的基础上再除以(读者可以根据电流的热效应自行推算),这样得到的才是通过二极管后负载上的电压、电流的有效值。2.不论副线圈后是否含有二极管,原副线圈电压之比跟匝数成正比,电流之比跟匝数成反比(单个副线圈的情况)的规律始终是成立的。3.变压器副线圈后含二极管电路的,其功率关系应为:原线圈输入功率等于副线圈输出功率,并且等于负载上消耗功率的2倍。原线圈输入功率始终是等于副线圈输出功率的,但是副线圈的输出功率是不等于二极管后负载上消耗的功率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一道变压器考题引发的思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