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个案工作方法第一节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四种常用模式: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危机介入模式行为治疗模式人本治疗模式1、个案工作:运用专业的知识、方法和技巧,通过专业的工作程序,帮助有困难的个人或者家庭发掘和运用自身及其周围的资源,改善其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状况。2、个案工作的服务模式:心理社会治疗模式(1930汉金斯、1937汉密尔顿)危机介入模式(1946林德曼与卡普蓝)行为治疗模式(巴普洛夫、斯金纳、杜拉、史华哲)人本治疗模式(卡尔·罗杰斯)。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背景知识:1930年,美国史密斯学院的汉金斯首次使用“心理社会”这个概念。1937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汉密尔顿系统阐述了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有关理论。20世纪6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霍利斯综合各种理论使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发扬光大。(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四个方面)(1)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相互影响)(2)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成长早期因愿望没有获得满足或情绪冲突没有解决形成压力;社会环境压力过大;对外部环境的理性处理能力以及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欠佳而导致无法有效应付外部环境的要求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3)对人际沟通的假设(认为有效的人际沟通交流是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条件,留守儿童人格问题)(4)对人的价值的假设(每个人都是有价值有潜能的人)2、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直接治疗技巧和间接治疗技巧直接治疗技巧非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支持直接影响探索-描述-宣泄现实情况反思心理动力反思人格发展反思直接表达自己的态度或意见帮助对象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以往经历,调整自己减轻不安,给予必要的肯定或认可(二)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特点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依据医学模式的概念,把服务过程分为研究、诊断和治疗三个实施阶段。这三个阶段相互影响和促进,形成了此模式的自身特点(三个)1、注重从人际交往的场景中了解服务对象(把服务对象目前的内心冲突与以往经历相联系,研究)2、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因(心理动态诊断、缘由及分类诊断)3、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治疗)减轻服务对象的不安减轻服务对象系统功能的失调增强服务对象的适应能力开发服务对象的潜在能力改善服务对象的人际交往关系二、危机介入模式的内容及特点背景知识:1946年,林德曼和卡普兰合作,提出“危机调适”,认为压力、紧张和情绪的调适与危机有紧密的关系20世纪50年代,美国开始从事预防自杀的研究,成立了预防自杀的危机介入中心1974年,美国正式将危机介入模式列入社会服务的重要项目1、危机介入理论(1)危机的定义和分类定义:身心混乱分类(成长危机和情境危机)(2)危机的发展阶段(四个)发生、应对、解决和恢复2、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六个)(1)及时处理(2)限定目标(3)输入希望(4)提供支持(5)恢复自尊(6)培养自主能力(二)危机介入模式的特点(1)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2)快速作出危险性判断(3)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4)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三、行为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背景知识:20世纪初,巴浦洛夫经典条件作用理论20世纪30年代,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20世纪70年代,班杜拉创立了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人的认知在学习中的作用1975年,史华哲对行为治疗模式进行了总结和概括(一)行为治疗模式的内容1、行为治疗模式的三种学习理论(1)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理论(行为治疗模式的思想来源)A---B(2)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A…B…C(3)班杜拉,史华哲社会学习理论2、行为治疗模式的治疗技术(1)放松练习:渐进式紧张-松弛放松法)(2)系统脱敏(逐渐加大)(3)满灌疗法(快速脱敏法,从最害怕开始)(4)厌恶疗法(5)模仿(二)行为治疗模式的特点(1)注重服务对象行为评估(2)关注服务对象行为修正(3)侧重修正行为效果的评估四、人本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背景知识:1951年,罗杰斯正式提出以当事人为中心的治疗模式,注意感受和反映服务对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