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教育过程的完美,品味教育人生的极致——听张红娜老师《有一种幸福叫“成长”》有感濮阳市第七中学:井少梅聆听了张红娜老师的《有一种幸福叫“成长”》的专题报告,颇为感动,有一种怦然心动,蠢蠢欲动,立马行动的欲望。是呀!我和张老师从教年限不差几年,差距竟如此之大,原因何在?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往往都是善思维而不善写作,而张老师却做了生活中的有心人,常常用数学的眼光捕捉生活中数学的信息,从看戏、旅游、做饭中都能找到数学教学中的灵感,启迪数学教学的智慧,并把这些灵感记录下来,成为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朵朵鲜花,最后汇集成了一顶美丽的花冠,戴在了自己的头上。从张老师对课堂实例的解读中,我也受益匪浅。一、将知识变“桃子”还是变“鞭子”好多老师回到办公室总是抱怨学生多么笨,多么不听话,多么不上心,并引以自豪地宣称“学不会,我就不让他下课!”“现在我让某某看这他抄多少遍?”“不好好干,想玩,门都没有!”等等,天天被这样对待的孩子,想想真的很后怕,他们怎么会感到学习的快乐?!怎么会去主动的学习?!所以由张老师的启迪我找到了答案——怎样设计好每一节课,每节课中的每一个环节,让每一节课的知识都变成又红又大的“桃子”,诱惑着每一个孩子去主动摘“桃子”。当每一个孩子都主动摘到了桃子,大家想想看,还用不用去拿“鞭子”去抽着他们加班学习吗?二、切记每天还孩子一个好心情。每个老师可能都这样做过:孩子们背着书包一蹦三跳的进了教室,老师让交作业,傻眼——忘带;做错;忘签字;背的不熟……立马影响了你上课的情绪,你可能会大发雷霆——吵;挖苦;讽刺;甚至会打电话让家长送;让孩子补;让家长领回家去……这样,上午的大好时光就这样在你处理作业情况中荒废啦!你心情不好,被批的学生心情更糟,按时按要求完成作业的孩子们心情也在担惊受怕中度过。所以,坚绝杜绝上课时吵学生,更不能把最好的时间给孩子算帐!还孩子每天一个好心情!这一点我将终生为戒,并将这点传递给我周围的每一个同事。三、浇灌枯花,收获另一种幸福。课堂上,不要成为优等生的表演的舞台,不要把优等生作为当成课堂的主角,课堂上,把“问题学生”当主角。课堂上注重教材的直观性、内容的新颖性、教学的活泼性。在教学中多向他们发问,并注意引导他们由简到繁,逐步提高。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的点滴进步,要加以肯定、大肆表扬。讲解中,要发掘他们对题意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让他们通过“阅读”一些丰富、有趣又有一定难度的题意,从而了解数学的多方面应用及数学的无穷乐趣。使他们慢慢成长!四、享受课堂,享受学生。课堂是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让课堂成为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把每一节课当成学生精神大餐,和学生一起欢乐,享受学生,享受教育的快乐!不要把教学工作看做是一种简单的重复,教学是一个“常新”的工作。每一节课,都是师生生命对话的幸福过程。张红娜老师的报告,点亮了我们的幸福之灯。让我们保持一颗进取的心,做一名生活的有心人,做一名善思的有心人,做掌控自己幸福的主人!一起去追求教育过程的完美,去品味教育人生的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