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1期·总第93期丁亮(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提高工资待遇高级工程师,北京100038)摘要:铁路车站道岔的选择和咽喉区布置不仅对运营效果影响很大,而且与桥隧工程一样不更改。结合已投入运营的铁路情况,对车站道岔的选择及咽喉区布置进行分析,以便今后设计借鉴。关键词:车站;道岔;咽喉区;布置;分析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746(2010)01-0019-05对铁路车站道岔选择及咽喉区布置问题的分析0引言铁路道岔的发展是与铁路发展相适应的,从种类繁多的6、6.5、7、9、11、12、18号道岔,到上世纪80年代逐步规范的6、9、12、18号等道岔,经历了较长的时间。采用最多的是9号道岔,在驼峰头部和部分编组场尾部采用6号道岔,只有接发旅客列车的道岔才采用12号,区间正线上的分歧道岔一般采用18号。铁路开始提速后,由于9号道岔直向速度太低,位于正线上的道岔均改为12号。随着客运专线的建设,18号道岔从只用于区间疏解线上,开始大量在车站到发线上使用,区间正线与联络线或疏解线分歧处的道岔加大到30号、38号、42号,以满足列车快速侧向通过的要求。从这些变化看,选择道岔已经不是只分货车到发、客车到发或者调车那么简单了,开始考虑到列车侧向通过速度问题。从咽喉区布置来说,采用的道岔号数越小,布置越灵活,需要的站坪长度越短,工程造价也越低;但从运营条件来说,采用的道岔号数越大,列车通过速度越高,列车也越平稳。而大号码道岔尤其是高速道岔很昂贵,从铺设、调试到维修极其复杂,咽喉区布置既要满足列车到发作业需要,也要尽量减少道岔数量尤其是正线上的道岔数量。要解决这对矛盾,就需要找到一个度,为此,很有必要从列车运营的客观要求出发,对不同情况咽喉区设计、采用什么样的道岔进行分析。1对接发旅客列车的车站道岔选择及咽喉区布置对于接发旅客列车的车站道岔选择及咽喉区设计,要比货车复杂得多,简单的有客货共线车站、客运专线中间站,复杂的有多方向引入的大型客运站。1.1会让站、越行站道岔选择及咽喉区布置1.1.1会让站只出现在客货共线单线铁路上,车站布置简单。由于受行车组织会让的限制,旅客列车速度不会很高,一般在160km/h以下。这种速度的列车大Abstract:Theselectionofswitchandthroatarrangementhasgreatimpactontheoperationefficiencyandisunchange-ablelikebridgeandtunnelengineering.Thearticleanalyzestheswitchselectionandthroatarrangementbyconsideringtherailwaylineswhichhavebeenputinoperationtoprovidereferencefordesigninthefuture.Keywords:railwaystation;switch,throat;arrangement;analysis和谐铁路建设HarmoniousRailwayConstruction19铁道经济研究·双月刊RAILWAYECONOMICSRESEARCH都是机车牵引,列车起停距离较长,到发线接发货车次数较多,受列车制动性能及制动距离的限制,侧向过岔速度不可能太高,因此,采用18号道岔没用,采用12号侧向过岔速度45km/h就可以满足要求。1.1.2越行站越行站只出现在双线铁路,车站布置简单,车站两端各设一条单渡线再加上衔接越行线的四组道岔就可以。关键是位于正线上的道岔选择。对于客货共线200km/h以下铁路,旅客列车一般采用机车牵引,受制动性能的限制,进入到发线速度不会太高。按照客车越行货车、快车越行慢车的优先规律,被越行的列车应大部分是货车,或者慢车。随着客运网的发展,今后这种线大部分是以货为主,也就是货车使用到发线的几率最高,因此侧向道岔应选择侧向过岔速度45km/h的12号道岔就可以。对于200km/h客货共线的越行站来说,按照客车越行货车、快车越行慢车的原则,侧向接发的也应该是货车或者是普速客车,位于正线上的道岔也应采用12号道岔。对于250km/h客货共线的越行站,由于对道岔直向速度的要求,位于正线上的道岔只能用18号。对于客运专线来说,设置越行站的情况应该是极少的。因为越行站是指没有旅客乘降作业,只是为了越行避让设置的车站。而客运专线上每设置一个车站,仅设置配线及道岔投资就十分巨大,开办旅客乘降作业对拉动地方经济又有着极大的好处,如果设越行站客车越行客车,被越行停留的客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