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课堂我做主北苑赵瑞枝对我们英语教学而论,学生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进行交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设施,对教师的职业产生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影响,教师将重新规划和发展自己;也给所有教师提出新的教学观、教师观,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不再是课程的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建设者;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一句话,就是扮演“导演”角色。“导演”作用与“讲解——接受”传统的教学模式针锋相对,绝不意味降低了教师的作用或对教师的要求。虽然教师讲授的时间减少了,但是他们组织课堂教学的任务增大了。怎样“导演”好课堂,如何启发、诱导学生开口大胆说英语,给学生在课内外提供尽可能多的操练机会,达到“洋话连篇”呢?具体地说,教师如何充当导演“从旁指导呢?一、要端正学生的思想:英语是一门技能,只有通过反复实践才能掌握教师在采用一种教学方法时,首先要让学生在思想上接受这种方法,这样,在以后的课堂上他们都会更好地配合教师。因此,新生的第一堂英语课,我总是对学生说:不要把英语看作历史、地理、物理这样的学科,而要把它看作象打字、游泳、踢足球这样的技能。技能的熟练掌握只有通过反复实践,通过打字的实践学会打字,通过跳到水里游才学会游泳。而学会讲一门外语则要通过反复重复,创造恰当的情景,英语才能脱口而出。陶行知先生倡导“教学做合一”都是强调让学生做,体现在英语上则要不厌其烦地重复、背诵、操练、模仿口语句型。对学生是如此要求,我自己内心更是把说英语当作习惯,像坚持其他习惯一样。二、课堂上尽量使用英语英语教学中,尽量使用英语,控制使用母语,是英语教学目的所决定的。英语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养成英语语言习惯,引导他们走向令人兴奋的、自由的英语交际王国。实践证明,只有在教学中加强英语实践,多使用英语,让学生大量接触英语,并沉浸在使用英语的氛围中,才能有效地排除母语的干扰,培养运用英语的能力,使学生尽快地习惯于听陌生的外语语音。三、坚持大量重复和操练英国语言学家埃克斯利说过:“语言教师最有害的缺点和最流行的通病是讲得太多,他试图以教代学,结果是学生什么也学不到。”一般来说,教师在操练课(如学习口语)上讲的比例最多不应超过25%,而学生允许讲75%。即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的讲解时间,想方设法以学生的操练代替讲授,使学生通过操练掌握语言点。这种做法可体现在让学生背诵对话、有用的文章段落,做大量的替换练习,从句型练习到焦急等。渐渐的就将外语当作进一步了解周围环境的焦急工具来使用。学生有一定基础后,可做较高层次的练习,根据指定情景自编对话等诸如此类。四、尊重学生,建立平等协作式的、和谐高效的、互助互学的师生关系学习英语,亦或学习任何科目,都是师生共同合作的工作。教师对学生友爱、同情的态度使师生双方都能发挥各自的长处。“导演”在课堂上多使用“表扬促进法”“友好交往法”。纪律必须要有,但纪律应建立在友善的严格要求的基础上。中学生生理上、心理上都有明显的变化,特别是自尊心很强,对外界反应十分敏感,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进取精神,多鼓励学生。“怕错”,是学生学习英语心理上的主要障碍之一,年龄越大,怕说错心理就越明显,教师要通过表扬他们说得好和他们的进步来帮助奖励他们。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隐其学,则疾其师。”如何让学生能“亲其师”而不“隐其学”呢?关键还在于如何保持好他们的学习热情,多鼓励他们。转变我们的观念,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自身就是最可利用的课程资源。苏霍姆林斯基说:“老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对于较好的学生提问较难问题,对那些胆怯、内向型的学生更要给予特别鼓励,让他们大胆的用英语发表自己的意见观点等等。五、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布鲁纳说过:“对学生而言,最有效的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学中的趣味性问题是很重要的。我们要根据新教材的内容、课题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等情况,尽量运用最优的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以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