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后进生更多一份师爱——班主任工作之我见【内容摘要】后进生的转化既是老课题又是新问题,后进生的转化是班级管理的重头戏,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一环,但常常让教师感到头痛的是后进生学习的严重落后、行为习惯的偏差等。可以说,转化后进生是班级管理“永恒的主题”。转化后进生不仅是社会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更是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那么,如何科学而有效地做好这一工作呢?笔者从转化后进生的意义、对策和反思等方面简单谈谈对后进生转化工作的一点体会。【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师爱后进生转化健康成长后进生通常是指那些智力发育正常、行为养成习惯差或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他们在班上虽然人数不多,却是班上的消极因素。能否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仅关系到一个学生的前途,还关系到一个班级的管理、一个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所以说,教育好后进生相当重要。后进生的转化既是老课题又是新问题,后进生的转化是班级管理的重头戏,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一环,但常常让教师感到头痛的是后进生学习的严重落后、行为习惯的偏差等。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就昭示,教师对后进生不能有歧视、冷眼、讥笑,而是要给后进生更多一份无私的爱,引导他们进步,这是每个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一、后进生转化的对策(一)爱心是教书育人的根本教师爱学生应是无条件的。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必须具有一颗爱心,这是老生常谈,但也是老生“必”谈的问题。热爱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第一要素,后进生更需要教师的厚爱。1.尊重学生后进生的心理状态往往是多疑、自卑、冷漠。其中最敏感的问题是教师能否对优秀生和后进生一视同仁,公平对待。爱默森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对后进生尤应如此。平时,学生处于受教育的地位,他们尊重教师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但作为教育者要尊重受教育者,就不一定每个教师都能做到。笔者在做学生思想工作中也曾出现过不尊重学生的现象,对学生的违纪行为只简单地加以批评,致使个别后进生故意与教师顶撞,抵制教师的说教,因此做后进生的工作很被动。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慢慢改变了对后进生的态度。一次,笔者一个人正在篮球场练投球,这时三个“双差生”走过来,其中最高的小邝说:“老师,我们三个加入,我和你一组,他们俩一组进行比赛,好不好?”我说:“可以,不过输的一组要做5个俯卧撑,进5个球为一局。”他们同意了。第一局,我们赢了,他们主动做了5个俯卧撑;第二局,他们连进二个3分球,让他们领先,这时,小邝说:“我做10个俯卧撑,代老师做。”其他两个同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吱声。笔者说:“小1邝,不行,愿赌受罚,这是游戏规则,也是对比赛对手的尊重,这才公平。”说完笔者就认真地做俯卧撑,才做到第三个,掌声就响起来了,这时小邝已做完,他边鼓掌边笑着说:“老师,您真棒……”在教育学生时,作为教师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这样才能拉近师生之间的思想距离,才能相互信任、相互尊重,才能打开后进生因自卑、消极和抵触情绪而紧闭心灵的窗户,才能找到开启其心灵的钥匙。2.了解、理解学生后进生经常受到不同程度的冷落和歧视,他们的心理活动存在很大程度的封闭性。作为班主任应以宽广的胸怀、诚恳的态度,通过网络聊天、课外活动等方式主动与后进生交朋友,从生活中的小事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取得他们的信任,这样才有可能启开他们的心扉,倾听到他们的心声。善于了解、理解学生心理是师爱的重要条件。了解是一种过程,需要教师付出艰苦的劳动。理解是一种心理反应,当学生觉得教师已经理解了他的时候,在他心灵上将更容易接受对他的要求。例如,在自习课上,班上的“打架大王”小郑在玩手机,当时笔者没有吱声,也没有没收他的手机,而是让他课后到教师办公室。在办公室小郑红着眼圈说:“老师,我课上玩手机的事请你不要告诉我父母!”原来,他的父母正为如何教育他的问题经常吵架,甚至闹离婚。他担心父母离婚,近段时间心情很差,他玩的手机是没有电话卡的,只是用作闹钟。听了小郑的话,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