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动物细胞线粒体的超活染色与油镜观察一.实验原理活体染色是指对生活有机体的细胞或组织能着色但又无毒害的一种染色方法。它的目的是显示生活细胞内的某些结构,而不影响细胞的生命活动和产生任何物理、化学变化以致引起细胞的死亡。线粒体是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其形态和数量随物种、组织器官和生理状态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詹纳斯绿B可专一性地对线粒体进行超活染色,这是由于线粒体内的细胞色素氧化酶系的作用,使染料始终保持氧化状态(即有色状态),呈蓝绿色;而线粒体周围的细胞质中,这些染料被还原为无色的色基(即无色状态)。二.试剂与器械1.器材:显微镜、恒温水浴锅、解剖盘、剪刀、镊子、双面刀片、解剖盘.载玻片、凹面载玻片、盖玻片、表面皿、吸管、牙签、吸水纸。2.试剂:Ringer溶液、10%中性红溶液、1%詹纳斯绿B溶液三.实验步骤(一)线粒体的超活染色1.取清洁载玻片放在37℃恒温水浴锅的金属板上,滴2滴1/5000詹纳斯绿B染液。。2.实验者用牙签宽头在自己口腔颊粘膜处稍用力刮取上皮细胞,将刮下的粘液状物放大载玻片的染液滴中,染色10-l5min(注意不可使染液干燥,必要时可再加滴染液),盖上盖玻片,用吸水纸吸去四周溢出的染液,置显微镜下观察。3.在低倍镜下,选择平展的口腔上皮细胞,换高倍镜或油镜进行观察。可见扁平状上皮细胞的核周围胞质中,分布着一些被染或蓝绿色的颗粒状或短棒状的结构,即是线粒体。(二)油镜的观察操作1.把镜筒向上提升约1·5cm(有的是载物台向下降1·5cm),再把油镜转到工作位置。2.在聚光器和盖玻片上所要观察的位置各滴一小滴香柏油或石蜡油,一边从侧面观察油镜头,一边细心拧动粗调焦螺旋,使油镜头的前端与油滴接触,再慢慢下降油镜,使其前端接近盖玻片为止,最后,一边观察视野中的图像,一边拧动细调焦螺旋,使镜筒稍为上下升降看清标本。3.观察完毕后,提升物镜约lcm,把油镜转离光轴,及时做清洁工作。油镜先用干的擦镜纸擦1一2次,把部分油去掉,再用清洁剂(70%乙醚+30%无水乙醇)或二甲苯滴湿的擦镜纸擦2次,最后用于擦镜纸擦1次。擦拭要小心,动作要轻,聚光器上的油也用同样方法处理。四.注意事项应稍用力刮取口腔颊粘膜处上皮细胞,否则无活细胞染色不能成功。五.实验结果可见扁平状上皮细胞的核周围胞质中,分布着一些被染或蓝绿色的颗粒状或短棒状的结构,即是线粒体。六.思考题1.简述使用油镜前后的注意事项。2.描绘描述线粒体的形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