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近年来,XX市委、市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不断深化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使其成为推进干部监督管理、源头治腐和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有效措施,为全市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截止目前,全市已对1075名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了审计,查处违纪违规资金262,553万元,其中领导干部应负直接责任30,355万元,应负主管责任232,198万元。组织部门运用审计结果提拨101人,平调370人,撤免职59人,降职8人,诫勉谈话25人。移交纪检监察机关处理17人,移送司法机关查处5人,追究党政纪责任20人。一、围绕干部监督重点强化经济责任审计,促进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科学执政近年来,XX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紧紧围绕新时期干部监督管理的需要,抓住审计重点,创新审计方式,扩大审计范围,前移审计关口,较好的促进了被审计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科学执政。一是突出重要部门的审计。一些有执法权、掌管人财物的重要部门一直是组织部门监督的重点,也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根据新时期组织部门对干部管理要求,XX市组织部门每年突出一个行业重点,委托审计部门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审计,以此去发现这些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滥用职权、谋取私利和贪污贿赂等违法违纪问题,促进领导干部正确决策、科学用权、依法行政。20XX年对农业系统领导干部、20XX年对城建系统领导干部、20XX年对全市公检法“三长”、20XX年对县市区长、20XX年对市内五大医院院长先后进行了审计。如,对市直10个涉农单位“一把手”任期经济责任进行审计,紧盯涉农资金的转移支付、投入、使用、减轻农民负担等支农惠农政策执行情况进行,查处了有关单位挤占、挪用、贪污、损失浪费、私设小金库等系列问题。对25名城建系统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第1页共6页查出一名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近3年的时间内,未经市领导批准,减免一项政府基金1100多万元。对8个县市区的29名(人次)公检法三长经济责任审计,发现一些县市区公检法单位设置小金库、挪用案款、坐收坐支罚没收入以及执法不公等问题。二是突出干部选拨任用的审计。干部的选拨任用是一个热点问题,干部群众十分关注。在干部轮岗交流和提拔任用中,接到信访反映经济问题比较严重、线索具体的举报后,市委组织部都迅速委托审计部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或专项审计,一方面防止干部“带病上岗”和“带病提拔”,另一方面经核实后澄清有关事实。20XX年来,市委组织部委托市审计机关审计了34名拟提拔干部,有29人经审计后提拔任用,5人审计后暂缓提拔任用。三是突出信访反映重大经济问题的审计。在领导干部日常监督管理中,纪检、组织部门将收到的群众来信来访反映领导干部经济方面重大问题时,及时提供给审计部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给干部一个正确结论,给群众一个满意交代。如,在对市总工会武当山疗养院院长的审计中,查明原院长刘某在任职期间,伙同他人侵吞公款,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等问题,刘某等人撤职并移送司法机关进行处理后,该案列为全市当年查办的三大要案之一。四是突出领导干部任中的审计。离任审计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亡羊补牢”式审计,它往往使已造成的损失无法挽回。近年来,针对离任审计存在的弊端,XX市逐步前移审计关口,对一些任职时间较长或未进行过经济责任审计的领导干部进行任中审计,变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使一些苗头性问题得到有效遏止。20XX年开始,市委组织部加大了任中审计和委托任务的审计,在计划安排时对任职4年以上和未进行审计过的市直“一把手”优先审计。如,在对市华中建筑设计院院长的任中审计中,发现时任院长管理手段弱化,单位处于无序状态,问题上报后市委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原院长被调整了领导职务。在对市中医院院长任中审计时,发现该医院擅自药品加价、开单提成等问题,市委组织部进行了处理,及时并调整了院长职第2页共6页务。二、围绕干部问责问效强化审计成果运用,促进领导干部正确履责、科学用权建立健全领导干部问责的长效机制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当前加强干部监督管理的重要内容。为此,XX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了《XX市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