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接龙助儿童生命成长曾听闻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言:"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道出一个人的成长的意义不为简单的长大,更多的是要发挥人的主体性,让人通过选择来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和途径。儿童的完整生长即是儿童自我创造、自我发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新版课标提出中年级学生的习作目标聚焦于"观察、记录、分享",自笔者开展"日记接龙"这一连续性活动以来,清晰可循学生生命质量的提升。所谓日记接龙,就是每天轮流记载。虽然是日记,但是与普通日记相比,在题材内容、表现方式方法、篇幅长短等要求上比较宽松,显得灵活多样,易于学生自由发挥。接龙日记不仅自己看,还要给别人看。一般采用一定名额(五、六人)为限根据习作水平低中高相平衡原则结合一起,相互竞争提高,保持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来练写作文。一、树观念、引兴趣、巧观察说学科价值1.革新习作观。《新基础教育》提出:"学生作文首先是学习行为,是一种综合学习行为,不仅要学习如何运用文字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表达清楚、有序,还要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学习用正确的观点去观察世界,观察自己的成长,去思考,去与人交流……所以,在作文过程中,学生既是思想者又是学习者,成长者。"教师自己梳理正确的习作观念非常重要,了解学生的习作本真意义,有利于自己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习作的指导,从而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习作水平,与人交流的能力。开展日记接龙,可以让学生资助选择练写内容,人物(我、家人、老师同学、校长、清洁员、保安、交通员、服务员等)、景物(教室、办公室、食堂、校门、橱窗、操场等)、四季美景、日月星辰、动物、植物、静物等,无一不成为学生笔下书写的对象。2.激发兴趣点。中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年级,很多学生对习作是有畏难情绪,学生常常因为找不到写作素材而迟迟动不了笔,写作速度很慢。中年级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写作素材,让学生感受到可写的素材"满街跑",建立起自己的素材库。而"日记接龙"本就成为了一个很好的素材库。天天写日记,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时间久了,容易产生厌烦情绪。日记接龙意义就大不一样了。每周写一篇日记,这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容易做到的事情,特别是后进生,他们都期盼着把这篇日记写好。有了这种竞争意识,每组的同学,都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赶超同组的任何一个人。实践证明正是如此。学生的日记不论是从书写的认真程度,还是从质量上,都大大超过了其它作业。每周一次的循环日记,学生很容易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对写作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平时就特别注意留心周围的事物,搜集写作素材。久而久之,写作水平就会逐步提高。3.铺设观察路。生活中的素材虽然很多,但是必须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才能发现。通过"日记接龙",老师组织学生观察周围生活世界,提高观察的敏锐度和能力。除了自主选题,也给学生提供写作素材或规定写作范围,提出适当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练写。比如,针对班级学生写入不能抓住特点生动描写的这一情况,就在循环日记中训练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有一段时间,我要求他们重点观察班级同学,然后抓住他们的外貌和个性特征来写。为了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要求他们在文中不要写出所记同学的名字,以便在交流时让大家猜,如能被猜中就说明你成功了,否则就重写。结果学生一个个兴趣盎然,写出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越是后写的写得越好,因为受到前面同学的启发。又如,为了训练学生的思维辨析能力,让他们就班级某一事情或现象谈感想,或就热点新闻进行日记讨论;为了训练他们的想象力,我让他们编故事,进行故事接龙。这些并不算新颖的方式用在日记接龙中,却很实在,学生也乐意接受,收到了很好的训练效果。二、提责任、妙合作、乐成长说育人价值"一个人最大的成功莫过于不虚度年华,并把它看做丰富充实自己的一个因素,在这个坚固的基础上,人民可以探索展现在他面前的处于更新中的领域,收获摆在他面前更新了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人民能逐渐意识到他们所达到的生活阶段是如何开始和如果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