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上好一节课济源市邵原中心校李三明13569103518要上好一节课,必须备好一节课。对于一节课的内容,教师能从课程标准的角度去解读,知道教学目的是什么,教师用什么方法去教,学生用什么方法去学,教师教到什么程度,学生学到什么程度。教师要对上课内容熟记于心,课堂上不用看讲义,脱口而出,是备课备好的标准。教师的自信来自于对教学内容得非常娴熟。当老师站在讲台上,不看讲义,侃侃而谈,一定引起学生得无比羡慕。当一位教师不用在课堂上操心我下一步要讲什么时,他的注意力自然就转移到学生的学习状况了,教学效果会明显好转。所以备课能做到“背课”,也是必须的。要想上好一节课,要明白好课标准。胡东方教授对一堂好课的标准定义为两个英文单词,即“music”和“aha”。一堂好的课就应该像一首好听的音乐,要给学生以节奏感,有韵律,有节奏,有高潮,让学生有可以想象的空间,给学生以享受。一堂课中要能让学生时不时感到惊讶,惊叹,发出“aha”的惊叹声,让学生产生愉悦、恍然大悟的情感体验,引发学生的共鸣。知识是基础,方法是途径,情感体验才是目的,所以教师在上课之前要明白,只有知识的课堂没有生机,有了方法的课堂没有灵性,再加上情感体验,你的课堂就有了生命。我们要上就上有生命的课堂。要想上好一节课,必须选好方法。不同的教学方法会出现不同的教学效果。第一种方法:教授,其效果5%,第二种方法:自读,其效果10%,第三种方法:声像结合,其效果15%,第四种方法:经过证明,其效果30%,第五种方法:小组讨论,其效果50%,第六种方法:从做中学,其效果70%,第七种方法:教过,其效果90%。前四种方法为被动学习,后三种是主动学习。所以我们通过比较很清楚的发现,我们应该选用的方法。我们在教学中,有的老师不放心学生,不相信学生,学生通过读一读,想一想的内容,非得给学生讲一讲,说一说,感觉自己讲了才放心。其实这样的危害很多。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懒惰的习惯,不会主动的去思考问题,我们这样是在培养什么样的人呢?将来世界竞争靠的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懒得思考的人怎么可能有创新能力呀?我们的教师还有我们的家长要相信学生,让他们自己去经历,自己去探究,纵然磕磕碰碰,纵然头破血流,纵然走了弯路,纵然可能徒劳无功,可是他们收获的却比知识重要的多。学生学习的主动和被动,决定着结果的效果好与差,而学生学习的主动与被动,取决于教师在课堂上选用的教学方法。所以作为教师不要认为自己教学生只是为了糊口混饭吃。我们应当站在历史与社会的高度,来看待这门职业。历史和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崛起,国家的兴旺,要求我们不可妄自菲薄,我们必须用长远的目光对学生进行教育,用长远的目光来选择恰当的方法。要想上好一节课,必须激发兴趣。文明城市创建是济源现在最热门的话题,市民文明素养的高低决定着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文明习惯需要慢慢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就说厕所小便池的问题,我国通常都写上标语“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可是匆匆地来,谁看呢?不是人们不想文明一大步,而是相关人员不会创新。国外的经验值得借鉴。国外有一个城市的小便池在制作过程中故意在洁白的内壁上做了一个类似苍蝇大小的黑斑点。所有如厕的男士好奇心都很强,总想把这个“苍蝇”冲下去,就在不在意中向前了一小步,所以文明了一大步。从这个小故事,我们可以感受到兴趣的重要性了吧?所以,我们教师要想让学生喜欢你的课,你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懂得策略,目的性不要太强,有时悄无声息、不留痕迹的影响,比说教强得多。兴趣是做好的老师,谁都知道。关键是我们要开动脑筋,创造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要想上好一节课,必须学会反思。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师只有把教学与反思结合起来,才能有大收获。有专家说,你写三年反思,能写成教育专家。虽然功利性太强,但从中可以感受到,反思的确很重要。我们不说成什么专家,就为自己后半辈子当教师轻松一些,我们就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需要反思的内容很多,我们要反思自己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