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三年成长规划天坛宋庄学校李小亚一、教育理想与个人定位:教育是什么?身为教师,我的理解是:老师从上好每一节课,批改好每一次作业,书写好每一次板书中,时时处处给学生启蒙。老师就是从一次谈话,一个微笑,一次眼神中,点点滴滴教学生做人。对于一个优秀的教师而言,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丰富精彩的生活本身!所以,既然我们选择了为师的道路,就注定一辈子平平淡淡,注定一生守望清贫。我们要以乐观的心态,一路欢歌,奔向海洋。当如灿烂的星辰,甘愿在寂静里守望天空!我从不奢望什么名誉与地位,只愿在平凡的岗位上,和孩子们一起,快乐学习,共同进步。尽管每天工作单调又忙碌,尽管每日生活简单又平淡,但我从会抱怨什么,也不会因为自己的家庭生活而影响工作,而要坚持干一行爱一行,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导师!二、历程回顾:2000年毕业后,我被分配到邵原镇李洼小学,这里是离镇上较远的一所农村小学。教师只有五六个人,学生还不及200人,新建的学校就孤零零的一座教学楼,连围墙都没有,厕所还要跑到村里农户的家里去。不过好在这里的村民都特别纯朴,整天老师学生光上厕所就往人家院子里跑无数趟,但他们从不抱怨。这里的孩子,天真烂漫,什么事都愿和老师分享,自然我也就成了孩子们心目中的知心姐姐。刚毕业,咱也一身玩性,每天都和一群娃娃打成一片。上课时,我教给他们知识,下课了,我和他们一起跳绳,踢毽子……孩子生病了,我会带他们看医生,偶尔哪个孩子没来上学,当时连电话也很少,我就跑去他家里探个究竟。时间长了,我不光对班里的每个孩子了如指掌,也和每位家长都很熟识。下雨了,路远的孩子泥泞的上学路上来回要折腾好长时间,我会做饭给他们吃。有时,孩子或家长也会很热情的给我捎来冒着热气的烤红薯和泛着香味的柿子……在这里的每一个日子,都是我教学生涯中最幸福而又难忘的时光。这里的老师,也都那么热情友好,我要做一节公开课,他们全体上阵为我出谋献策,告诉我教案怎么写,课堂环节怎么设置,校长还亲自带领老师们一遍遍的给我听课,指导,磨课。最终,我也不负众望,以全镇第一名的好成绩在赛课中脱颖而出,然后代表邵原镇来市里参加比赛。最后,全市选出三名教师做口语交际观摩课,我幸运中奖。这一份份荣誉的到来,我知道这是全校教师的功劳,没有他们背后的默默付出,单凭自己的势力,我哪能脱颖而出?一次次掌声中,我成了红花,但那么多人甘愿当绿叶给我陪衬。这让我一生都感激,荣耀!2003年,初中教师人员紧张,我被调到邵原一中任教。这里教师有四五十人,而且人才济济,自己自然就成了繁星一颗。虽然不再有众星捧月的感觉,但我不会忘记自己的职责,在中学执教这八年来,我也是尽心尽力,兢兢业业,虽然咱没有老教师那丰富的经验,但我有的是年轻人的热情与干劲。因此,不管每年任教哪个年级,我的成绩也总是遥遥领先。2011年,我调至天坛宋庄小学,面对陌生的环境,不熟悉的教材和一群淘气又可爱的孩子,我知道自己肩头的责任,更是不敢懈怠。两年来,我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向经验丰富的前辈们请教学习,向身边的榜样看齐,努力使自己尽快适应新环境,尽早融入新集体,尽可能快速地成长与进步。可能这期间,自己还没做出多大的成绩,但我还是要孜孜不倦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起码对得起所教的每一个孩子,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更重要的是不负教师这么光辉的称号。三、工作规划:现在在这所学校,我还是芸芸众生的平凡的一棵小草,但我会努力汲取肥沃土壤里的每一滴养料。在未来的时间中,“多做”、“多想”、“多听”,不断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改善自身的不良习惯,将自己改变成一名主动学习者,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具有亲和力、轻松、快乐、幽默的老师,并使自己的课堂成为诗意的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精神家园。我要利用课余时间多阅读专业类书籍。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张良科、赵国满的《做最棒的老师》等,更新个人专业知识、研透教材,做到因材施教;从而使自身的教育教学方法、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