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文第1~3段,完成1~4题。1、用简洁的语言给这一部分拟写一个小标题。2、第2段中画线句子中,“多”字能否去掉?为什么?3、“种种不同方式”具体指什么?在结构上起到什么作用?4、第③段对演唱者不惜浓墨重彩描绘,有什么作用?山野对歌答:不能。因为“多是情歌酬和”说的是云南对歌以情歌为主,但仍有其他内容,有“多”才能显得准确精当。答:“种种不同方式”具体包含以下几种对歌方式:见景生情、即物起兴;提问;互嘲互赞。在结构上起总领作用。答:这样更能烘托出活泼欢快的场面,描绘出朴素动人的情景。阅读课文第4段,完成1~4题。1、“听到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这些“歌声”具体指什么歌?2、由呈贡进城的一路景色和“赶马女孩的歌唱”有什么关系?3、赶马女孩的歌唱“还发哑带沙”,为什么作者还说“淳朴的本色美”?4、归纳本段思想内容:(限于四个字)答:因为在这种优美环境气氛中,出口自然,不矫揉造作,不论唱什么,都带有原汁原味,所以作者说“充满一种淳朴的本色美”。山路漫歌答:以情歌为主,也唱其他内容。答:一路景色是对“赶马女孩的歌唱”的铺垫,是烘托映衬,而“赶马女孩的歌唱”是本段描写的中心。阅读课文第5段,完成1~4题。1、“金满斗会”为什么是“最热闹的”?2、“仅是这个唱法就极其有意思”指的是怎样的唱法?3、参加“金满斗会”的都是些什么样的人?体现了“金满斗会”什么特点?4、为什么要召开“金满斗会”?5、“就中最当行出色的是一个吹鼓手,年纪已过七十,牙齿早脱光了,却能十分热情整本整套地唱下去。”这一句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6、试概括本段段落大意村寨传歌答:肖像描写,表现了老人的兴奋活跃,热情专注。答:表面说是避疫免灾,主要作用是传歌,由老一代把记忆中充满智慧和热情的东西,全部传给下一辈。答:参加“金满斗会”都是村子里的小商贩或普通的村民。体现了“金满斗会”的大众化、普遍性的特点。答:每桌各自轮流低声唱《十二月花》,声音极其轻柔,合起来如一片松涛。答:因为它参加的人员很多,场面宏伟,气势壮观,唱歌的时间长,一连三天才散场。参会的妇女居多,而且打扮得非常漂亮。老年人在场上格外兴奋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