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西源小学万玥铭当前,新教材给我们教师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也给我们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又是在教学活动中得以体现的。因此,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思考的问题。英语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是把学生引入特定的英语语言环境之中。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进入并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是实现英语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教育心理学讲,在教学条件下,学生适应教学的过程一般是从感知、理解教材开始的。所谓感知是指学生能听清楚或把握所学语言材料的声音,或看清楚其书写形式(即听其音、观其“形”)。所谓理解就是通过教师创造的语言情景,清楚地感知和理解语言材料所表达的意义(即听懂、看懂)。小学英语教学要求教师要在一种能使意思明了的情景中清楚而自然地呈现出新的语言,使学生既能感知和理解教师所呈现的语言材料的意思又能在特定的情景中感知和理解新语言材料的使用场合,学会用英语交际。因此,我认为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教师而言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课堂教学目标要明确新课程理念下,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生能够用英语做事情是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主要体现。因此,在上每一节新课前,首先明确本堂课的教学目的,并精心设计新颖(新颖刺激是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条件)的教学方法,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诱导求知欲望,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理解和记忆。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Unit3“Whereisthelibrary?”的教学内容时,我设计了“PlacesMenu”让学生到“不同地方”的活动,让学生练习不同地方的单词zoo.park.school.house.farm。这个教学活动教学目标十分明确,学生表述地方的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这样的教学活动是有效的教学活动。二、课堂教学情境创设要合理新课程提倡创设真实、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教学环境和问题情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的教学情境是小学英语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小学英语教学中,主要有借助实物和图像创设的教学情境,借助动作(活动)创设的教学情境,借助语言创设的教学情境,例如,在学习文具的词汇时,我精心设计利用pen,pencil,pencil-case,eraser,ruler,crayon等实物或图片进行猜谜游戏,让学生猜书包中的物品;在学习“Atthezoo”话题时,又设计了带学生参观动物园的情景,让学生口头描述他们所熟悉的动物,如elephant,cat,dog,monkey,bear,tiger的特征,并能说Ilikemonkeys。这些情境的创设都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教学活动目标明确。因此,在创设情境时,不仅要注重教学情境的真实性、趣味性,而且要考虑到活动的可参与性和效率性。三、课堂教学语言要简练简单明了的指令语能够使教师讲的时间相对减少,学生实践语言的机会相对增加。因此,我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时应尽量使用英语,这样可以创设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触和学习英语的机会。小学英语课堂活动的英语指示语应当简单和明了。然而,由于小学生所掌握的英语语言知识有限,尽量使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词句,必要时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或母语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在“做中学”。如,教big,small,short,long,tall等单词时,我借助肢体语言进行教学演示,“big”两手张开画个大圈,“small”用两手指做个特别小的小圈等,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这些单词的汉语意思,并且,学生也在一起跟老师做肢体语言表演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他们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我强调,尽量使用英语并不排除必要时教师可以使用母语。因为如果学生不能准确地理解教师的语言,就会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无法正确地运用语言,教师就无法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也就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