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类别:B类标题:高山流水深相知伯牙绝弦谢知音——《伯牙绝弦》电教设计姓名:胡玫瑰单位:襄阳市大庆路小学通信地址:襄阳市大庆路小学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征文联系电话:13797608478电子邮件:smile_sky597@yahoo.com高山流水深相知伯牙绝弦谢知音——《伯牙绝弦》教学设计襄阳大庆路小学胡玫瑰【设计理念】:文言文以语言凝练,意境优美,寓意深邃被视为我国的文化瑰宝。小学阶段所选择的文言文比较浅显易懂,学生们比较容易理解。但是如何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增强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呢?我认为该花一番心思。现今教学中很多老师也出现了只抓重点词句让学生逐字逐句地理解,而放弃了对意境的领悟,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与审美教育的培养。“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即“一切景语皆情语”。因此古文言文教学应当讲求意境的再现,不能停留在浅显的语言文字理解,要再现出真、善、美的艺术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知、情、意的统一。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并合理利用,不仅能再现古文言文独特的意境美和意味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发展个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与语文素养。【对象分析】:本组教材是以感受“艺术的魅力”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选编的四篇课文情真意切,文质兼美,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艺术的魅力。《伯牙绝弦》讲述了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伯牙、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动容。全文共用77个字,表达了朋友之间真知己的思想境界,成为千古佳话。这是继《杨氏之子》之后的第二篇文言文的教学,设计应借助文言文文本的特征,在教学时主要抓住重点句“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体会知音含义;为了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设计拓展练习,如:当“伯牙鼓琴,志在。”时,子期会怎样说?让学生仿照文中说法进行迁移运用。再围绕“绝弦”,让我们感受到不仅仅是伯牙、子期心灵相通的情义。教学时引导学生对文言文进行读、思、悟,要读得充分,读得入理,读出韵味,理解就自然水到渠成。通过教学力图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文言文的乐趣。【内容分析】:这一课是文言文,主要讲了春秋时期楚国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伯牙喜欢弹琴,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伯牙把感情融进乐曲中去,用琴声表达了他的感受,琴技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不管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地说出伯牙的心意。伯牙因得知音而大喜。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上再也没有人能成为他的知音,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课文层次清晰,先概括写了伯牙善弹,子期善听,再具体写如何弹如何听,最后写子期死,伯牙绝弦。全文共用77个字表达了朋友之间真知己的思想境界,成为千古佳话。【教学目标】:1.读通读懂文言文,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2.理解文章内容,感知文言文的特点,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3.创设情景,点拨感悟,理解故事对于我们的启示。4.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感悟祖国的语言魅力,从而自觉地吸收祖国优秀的传统的的语言文化。【教学策略】:一、播放课件、激发情感学生通过观看课件获得更加直观、形象的感性知识,再加上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充分陶醉于美景,美情,激发学习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埋下伏笔。二、通读课文、品味感悟让学生先自己想象诗词的画面,在鼓励他们在想象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情感,鼓励他们有个性的朗读,此时,学生随着有声有色的朗读,身心会进入文本中,同时也掌握了学习的技巧。三、延伸空间、升华情感当学生充满激情的朗读的余音还在教室里缭绕时,我先让学生们学习后人流传下来的一首诗,理解内容,然后进行交流,带给孩子们更直观,强烈的感受,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教学媒体】:内容要点学习水平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资料来源媒体作用媒体方式1导入新课CAI课件词语、音乐自制激发兴趣吸引注意边配乐播放2品位感悟CAI课件文章原文自制范读、引导学生注意停顿边播放边朗读有关高山和流水的图片和录象自制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理解课文边理解边播放边介绍其他的景物的文字和图自制理解诗词学习写法边理解边播放片边朗读补充伯牙不被理解的资料自制文字为后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