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高、低运球》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方针,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为指导思想,激发学生内在动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兴趣,在兴趣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掌握动作。结合三年级学生的特点,让学生进行自主性练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深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发展体能的同时,能够娱乐身心、增强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逐步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二、教材分析:本次课的教材是篮球的高、低运球练习。运球是篮球运动中主要的基本技术,是全队进攻的基本保障,是篮球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其他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所以要引导学生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本课通过学生的自主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从中点出运球技术在技术衔接和实战中的重要性。随后通过讲解示范让学生了解技术动作,并带领学生通过各种练习让大部分学生掌握此项技术。三、学情分析:本次课所授班级为初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等能力,思路敏捷,勤于思考,善于学习,集体荣誉感强,好胜心强。对篮球项目的了解有了直观的感性认识,但篮球基础水平很不平衡。本课运用自由结合分组等练习手段,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享受身心运动的快乐。四、教学目标:1、运动参与: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2、运动技能:通过本课的练习手段,使90%的学生了解和基本掌握篮球高低运球技术。3、身体健康:通过本课的学练使学生承受适宜的运动负荷,达到促进学生身体活动的目的。3、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通过练习,体验成功,学会与同伴合作,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五、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高、低运球的动作方法。难点:身体协调用力。六、教学策略:本课的教学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自主练习的教学策略。通过课开始阶段的自主练习,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并从中指出运球对于篮球技术衔接和实战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的主题。随后通过原地运球和行进间运球来掌握高、低运球技术,并通过运抢球游戏来拓展学生的能力七、场地器材:篮球41只、篮球场1块。八、预计“运动负荷”:预计平均心率115-120次/分最高心率130次/分练习密度:42%-46%教学内容:篮球:高、低运球三(3)班45人新授课1、运动参与: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2、运动技能:通过本课的等练习,使90%的学生了解和基本掌握篮球高低运球技术。3、身体健康:通过本课的学练使学生承受适宜的运动负荷,达到促进学生身体活动的目的。4、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通过练习,体验成功,学会与同伴合作,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教学重点:高、低运球的动作方法。教学难点:身体协调用力教学过程:一、教学常规5分钟二、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2、师生问好。3、宣布本课内容。4、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三、热身活动:1、热身障碍跑。2、热身操①持球转体运动(4×8拍)②持球腹背运动(4×8拍)③手指拨球运动(4×8拍)④持球绕身运动(4×8拍)⑤胯下绕球运动(4×8拍)⑥胯下8字绕球运动(4×8拍)四、教师检查学生服装,安排见习生。五、宣布本节课教学内容和要求。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热身障碍跑。七、教师领做热身操。教学过程自主练习阶段10分钟一、篮球自由结合练习。方法:学生根据以往所学习篮球内容自由结合,自主进行篮球活动。二、介绍练习内容。1、认真听讲,了解练习内容。2、根据以往所学及水平自由选择练习项目。三、组织学生分场地进行篮球自由结合练习。(运、抢球游戏)四、观察各组练习情况。要求:1、自由选择分组,自主进行练习。2、精神饱满,练习认真学习新知阶段15分钟一、篮球高低运球练习。二、示范讲解高低运球技术动作。要求:认真听讲,仔细观察。高运球要领:以肘关节为轴,用手按拍球。低运球要领:降低重心,手短促的按拍球。三、布置练习内容,突出重难点,引导学生练习。1、原地高低运球练习。2、行进间高、低运球练习。四、口令指挥学生进行练习。五、语言鼓励激发学生练习热情。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