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体育教案《跨越式跳高等》2009-06-07小学《体育》“跨越式跳高”教学设计(水平二四年级下册)普陀区沈家门第四小学翁舟梁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和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兴趣爱好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运用自主、合作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学习的空间与平台;让学生在自主、互动、尝试和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从而在体育学习中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共同感受体育运动所带来的快乐,也为学生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二、学情分析跨越式跳高(水平二)是小学阶段教材的重要内容,占有相当的比例,教学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四年级安排跨越式跳高练习,它是以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为依据,这个时期儿童的骨骼弹性好,关节活动范围大,神经灵活性高、反应快,容易接受和学会新的动作。三、教学目标1、运动参与目标: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跳高及跳绳活动中。2、运动技能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直腿摆动,两腿依次过竿的动作;复习跳短绳的几种动作,发展灵敏、协调性;让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3、社会适应目标:培养学生树立勇于战胜困难、挫折的信心和团结协作、探究的能力。四、教材内容本课教材选自人教版《体育》三四年级(水平二)第三章“跳跃与游戏”。选择跨越式跳高为主教材,以“跳短绳”为辅教材。本单元分5课次进行教学,本课为第1课次。五、教学重难点重点:上一步起跳。难点:摆动腿过竿一刹那的外摆。六、教学策略本课采用一条短绳作为教学器材。在热身运动中教师以绳子作为器械带领学生一起做定位体操,由此出发,开始以绳子为器材进行教学。在跨越式跳高教学中,以学生前后二人一组双方均拉绳子,同时一名学生下蹲把绳子拉直放在膝上,另一名学生手拉绳子面对站立后进行跨越式过绳的种种练习。用绳子代替,使学生不会产生畏惧心理,由于绳子是学生自行相互拉扯的,容易控制高度等,使学生轻松学到技能。七、教学原则1、一材多用的教学原则。本课器材采用一条绳子到底的教学原则。2、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跨越式跳高教学从易到难,如先学习原地跳起摆腿练习,再进行一步起跳练习,后进行一步过绳练习等。跳短绳也是如此,先是学生单人跳,再是双人配合跳等。3、相互协作的教学原则。课中的跨越式跳高有学生相互协同,在跳短绳中也有相互配合的要求。小学体育课(水平二)教案教师普陀区沈家门第四小学翁舟梁授课年级(水平二)四年级地点岱山高亭小学时间2009年6月5日课型新授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运动参与目标: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跳高及跳绳活动中。2、运动技能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直腿摆动,两腿依次过竿的动作;复习跳短绳的几种动作,发展灵敏、协调性;让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3、社会适应目标:培养学生树立勇于战胜困难、挫折的信心和团结协作、探究的能力。教材跨越式跳高;跳绳。器材篮球场一只,跳绳48条。重点难点重点:上一步起跳。难点:摆动腿过竿一刹那的外摆。教学流程常规教育——队列队形练习——热身运动——跨越式跳高练习——跳绳练习——放松——下课课序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与方法达成目标课的开始10分钟左右1、课堂常规教育2、队列队形练习:a.原地跑步---立定b.跑步---立定3、绳操(2×8拍)a.伸展运动b.下蹲运动c.体侧运动d.体转运动e.腹背运动f.踢腿运动g.全身运动h.跳跃运动1、向学生问好,揭示本课教学内容及提出学习要求、目标。2、组织学生队列队形练习。1、教师逐节讲解并示范一八拍。2、叫口令二八拍。3、教师简要评价。1、向教师问好。2、队列队形练习:a.原地跑步---立定b.跑步---立定1、学生观察每节绳操的做法。2、学生听口令做操。排成四列横队。纵队及横队练习。四列横队做操。1、明确本课学习任务和目标。2、提高学生的精神面貌。3、让学生了解绳操的做法。为下面的教学内容作铺垫。课的进行21分钟左右1、跨越式跳高动作要领:以左侧脚踏跳为例,左脚(起跳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