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1年第23卷第6期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术郑岩盛耀华李增琦祝肇荣摘要目的探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技巧和注意事项。方法对141例(182眼)眼轴>26mm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手术。I级核采用原位超声乳化技术,Ⅱ~Ⅲ级核采用乳化劈裂碎核技术,Ⅳ~V级核采用拦截劈裂技术,并且根据核的类型设置机器参数。结果术后1周矫正视力<0.1者16眼;≥0.5者89眼,其中≥O.8者34眼。术中并发症为虹膜咬伤(1.09%),后囊破裂(2.20%)。术后并发症为角膜后弹力层皱褶(19.78%),角膜上皮水肿(10.44%)和前囊收缩综合症(1.65%)。结论充分了解高度近视的生理和解剖特点对于高度近视白内障的超声乳化手术非常重要。术中应注意切口位置和隧道长度、灌注瓶的高度、ccc以及根据核的类型采用不同的手术技巧。关键词近视白内障摘出术随着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不断普及,手术技术得到不断完善和提高。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已不再是超声乳化手术的禁忌症¨'2j,越来越多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受益于超声乳化手术。但是,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有其自身的生理特点。与老年性白内障相比超声乳化手术有许多不同之处。我院1998年5月一1999年12月对141例高度近视白内障实施超声乳化手术,现报告如下,旨在探讨如何减少手术并发症。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高度近视白内障共14l例(182眼),男58例(73眼),女83例(109眼)。年龄39~88岁,平均65.6岁。晶状体核心浑浊儿7眼,后囊下皮质浑浊33眼,皮质浑浊32眼。晶状体核硬度:工级核27眼,Ⅱ~Ⅲ级核130眼,Ⅳ。V级核25眼。179眼植入人工晶状体。2.仪器及病例选择应用BiovisionA/B型超声仪(法国产)行眼轴长测量,对眼轴>26mm的白内障患者作为本组资料。轴长为:26.28~32.98r砌。术前对所有病例行B超检查,105例患者存在玻璃体后脱离。用瑞士Oertli.quinto型超声乳化仪(蠕动泵)。3.手术方法术前半小时用1%阿托品和2.5%新福林滴眼液散瞳2~3次。常规局部麻醉,软化眼球,依据角膜地形图选择切口位置。做角膜缘隧道切口,外切口为反眉形,反眉切口弧顶距角膜缘约0.5~1mm,内切口进入透明角膜约1.5—砌。做辅助穿刺切口,行连续环形撕囊(ccc),撕囊直径为5~6mm,做囊下及皮质层间水分离,根据核的硬度类型选择术式:工级核:采用原位碎核技术(cutaIIdsuck)【3|。能量设置为30。40%,流量:16—18IIll/分,负压:50。60蛐,中央蚀刻成碗状后超声改为脉冲式,负压增至100~120咄,去除周边核壳。Ⅱ。Ⅲ级核:采用乳化劈裂碎核法(phaco.chop)HJ。能量设置为50~60%:流量18—20ⅡⅣ分,负压:60~80蛐,吸除核上皮质,用辅助钩(choper)协作将核劈裂为3~5块后能量降为50%,改为脉冲式,负压增至120~140吣。Ⅳ一V级核采用拦截劈裂技术(stopandch叩)o5。。能量设置为70~80%,流量20~22ml/分,负压:60。80蛐,将超声探头斜面朝向晶状体核,先将核上皮质及部分硬核乳化,在核中央蚀刻一条沟槽,辅助钩协助将核劈裂为3~5块后能量降为50%,改为脉冲式,负压增至130~160衄Hg。超声过程中,灌注液瓶高度约为40—60cm,核去除后吸除周边皮质,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中。结果1.碎核时间:I级核:6~42秒,平均17.3秒。Ⅱ一Ⅲ级核:12秒一1分50秒,平均35.6秒。Ⅳ一V级核:60秒~5分30秒,平均2分57秒。2.术后视力:术后1周矫正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