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综合活动课实施中的几点思考思口中学查武英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必须强调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特别要注重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的实践。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针对这一要求,在语文教学领域中出现了一个新的改革热点——语文综合活动课。这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它一洗过去封闭的课堂教学模式和陈旧的教学方法,并以形式生动、方法多样,内容丰富等特点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的确,这种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和组织能力的活动课,犹如春风拂校园,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丝丝绿意。在语文活动课的实施过程中,本人体会到如果想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切实解决好下面几个问题。一、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活动课必须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教师切忌越俎代庖,喧宾夺主。在活动课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式、甚至可以选择一起合作学习的伙伴,从而可以全身心地参与到活动课中来。活动课的过程,往往是学生自己设计安排、学生自我活动为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着重于让学生在各项具体的实践和运用中获取直接的感性知识和生活体验着重于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体会、理解。这样做,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去接受老师为他安排好的教学内容,而是主观能动地去接受自己所感兴趣的知识。所以他们不仅得到的印象是深刻的,而且自学能力也得到切实的培养和提高。比如“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等活动形式,自始至终都以学生的口头表达为主,几节课下来,学生不仅会得到活动主题内容的相关知识和演讲、辩论的知识,而且学生的口才也会有所提高。虽然活动课是学生“挑大梁”的一种课型,但这绝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不管,让学生自发“活动”的模式。课前对活动的设计,活动中的组织、引导、点拨,活动结束后的总结、点评等等,都需要教师为此付出心血和汗水。关键的问题是教师必须讲究引导的艺术,相机行事,灵活应变。许多参与语文活动课的学生这样说,语文活动课给自己提供了不少锻炼的机会,现在自己对学好语文也有信心啦。二、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活动。语文活动课要促使每一个学生提高语文素质,必须确保每一个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积极参加语文活动。决不能仅仅让一部分学生在“活动”而让大部分学生袖手旁观。因此,设计语文活动方案时应注意使活动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动精神。在组织活动时,应按照分类要求,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活动的内容构成和学生的情况,适当分工,适当轮换,从而既发挥各类学生的特长,又能促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如:在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活动课中,本人就根据这次活动的主题和学生的实际,让学生参与到“军事成语大比拼”、“军事故事大讲述”、“军事诗词大展示”等贴近学生实际情况的活动中来。由于每个学生可以在活动中找到能够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所以他们参与活动的热情高涨,积极地投身其中。这样就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从本次活动课中学到知识,并培养语文能力。三、语文活动既生动活泼,又切实有效。语文活动课应该做到内容和形式具体形象,活泼有趣,让形式喜闻乐见,学得轻松愉快,但决不能因此片面追求活动形式的趣味性、生动性,而忽略有效地指导形式进行扎实的语文学习,热闹有余,实效不足。活动课必须根据教学的目的、内容的实际需要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设计具体可行、易于操作的方案,特别要考虑什么样的语文教学内容适宜采用什么样的活动形式,怎样的活动过程对学生提高语文能力有促进作用,并在活动的各个阶段引导学生扎实掌握学习内容认真检查学习效果,使活动课既有声有色,又实实在在,每个学生既乐意参加,又都各有收获。初中语文新课标规章谈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