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线下集中培训学员提交的信息技术应用案例作品说明1.内容: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微课程、单元试卷分析报告、应用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案例、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案例等作品中任选其一。微课程应采取“叙事方式”描述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包括计划准备、实施、成效及反思等,一般不超过15分钟。其中教学设计、课件和案例需要配合有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的课堂实录片段。2.格式要求:提交的资源应为视频、演示文稿、Flash、网页等格式。单个文件大小建议在500MB以内,其中视频资源的推荐标准为:分辨率不低于720×576(4:3)或1024×576(16:9),码流不低于256Kbps。3.制作要求:视频、声音、动画等素材提倡采用常用文件格式,运行环境为XP操作系统,考虑到课件的易用性,参选作品不需安装即可运行。4.知识产权要求:提交的作品资源符合国家有关知识产权、著作权等相关法律法规,申报人为相应资源的开发主体,拥有相应的知识产权和所有权。5.申报人享有成果的著作权,须同意授权中国教师研修网和重庆市教委、国培办享有网络传播权。6.作品通过教学实践应用环节打磨后,学员必须将自己的应用案例登记表(含分享专家点评)(即《重庆市信息技术应用案例作品登记表》)及相应作品打包上传平台。优秀作品将在中国教师研修网“精彩绽放”国培成果展示专区进行展示交流,并将颁发相应证书。1重庆市信息技术应用案例作品登记表带有*标记项为必填项。场景案例/情景案例*资源名称人教版《利用抽象的“1”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思维导图*应用的场景通过演示,使全体学员从内容简介、设计理念、课前筹谋、设计与意图、导学案、导学单、教学PPT、教后反思八个方面全面深入了解设计者的隐性的思维流与显性的设计成果,感知作为新时代的研究型、反思型教师的教学设计工作模式,培养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与校本研究意识,同时为学员提供全方位的教学资源的共享。*资源主题类别一: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类别二: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T1信息技术引发的教育教学变革T2多媒体教学环境认知与常用设备使用□T3学科资源检索与获取T4素材的处理与加工T5多媒体课件制作□T6学科软件的使用□T7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T8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学科教学□T9交互多媒体环境下的学科教学T10学科教学资源支持下的课程教学T11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T12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T13技术支持的学生技能训练与指导T14技术支持的总结与复习T15技术支持的教学评价□T16网络学习空间的构建与管理□T17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T18适用于移动设备的教学软件应用□T19网络教学环境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T20移动学习环境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T21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任务设计T22技术支持的学习小组的组织与管理T23技术支持的学习过程监控□T24技术支持的学习评价*学科数学*学段小学*申报人赵小燕*所在省份重庆市万盛经开区*所在单位重庆市万盛经开区砚石台小学*职称小学一级*手机15923180926*电子邮件842209471qq.com*教材或课标依据案例涉及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一册三单元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例7利用抽象的“1”解决问题(《2011版课标》)*教师简介(≤200字)赵小燕、女、砚石台小学数学教师。2000年参加工作。*内容简介《利用抽象的”1”解决问题》是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例7的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除法的计算、分数简单问题的解决、简单工程问题的解决(五年级)的基础上教学的。本例采用的素材是“工程问题”,但并不是要求学生解决形形色色的“工程问题”,而是要借此让学生通过解决此类问题(包括习题中的行程问题、泄洪问题等),透过各种现实表象,找出隐藏其后的数量关系,经历把现实问题模型化2的过程并能把模型应用于其他情境,解决相关问题。*背景描述(≤300字)教学设计是一个艰难、复杂的抽象思维活动的过程,物化的成果无外乎导学案、导学单以及教学ppt而已,然而设计过程背后设计者的理念、关注聚焦的点以及思维的流程只能靠听众通过物化的成果感知感悟。如果能通过思维导图分板块以直观的图文将教学设计的成果以及设计者的思维活动全方位展示,使听众能深入了解教学设计的整个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