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之歌》教学设计邸娜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诵读相关古诗词,理解长江的浩瀚与伟大。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指导朗读,反复吟诵。2、诵读相关古诗词,理解长江的浩瀚与伟大。教学准备:1、《长江之歌》的音乐磁带。2、搜集有关长江的资料。3、课文录音及投影片。教学过程:一、了解长江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长江吗?长江水浩浩荡荡,奔腾不息,一直从中国东部的雪山流向了西部的大海。今天我们就走近长江,了解长江。继续学习《长江之歌》2、长江是中国第一长河,它究竟多长呢?(出示课件,中国地图。)3、说说长江流经了那些地方?长江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二、长江诗文诵读长江东起雪山,西去入东海。绵延6300千米。当之无愧是我国的第一长河。也是我们中华儿女的母亲河。今天,我们就游一游这条世界闻名的长江吧!1、出示《登高》。A自由读。B思考诗中的长江什么样,让你感受到了什么?C再读诗文,仿佛你就是长江岸边的作者。2、依次出示《惠崇<春江晚景>》、《送孟浩然之广陵》、《晴江秋望》、《忆江南》。A诵读古诗B这些诗文中的长江什么样,让你感受到了什么?3出示《【水调歌头】游泳》古人看到这无边无尽的长江,有着这样那样的感慨情怀。而我们伟大的革命领袖,毛泽东主席也有这样一首写长江的诗文。A介绍背景B了解诗意C请同学试着诵读,谈感受。三、长江之歌1、诵读了很多诗文,有古代的,有现代的。有描写长江中游三峡神秘,瑰丽的。也有感慨长江下游壮阔,雄浑的。下面我们来学习一首比较特别的诗。它是可以吟唱的诗歌。那么,回想一下我们学习诗歌方法。2读—思—谈—读3自由读文4出示课件,思考:A诗文有几节,分别是从那些方面描写的?B从诗句中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把自己当作者读读诗文。5同桌交流,全班汇报板书:地理------时空6有感情朗读课文。四拓展1长江七号为大家高歌《长江之歌》。2今天我诵读着《长江之歌》赞美,依恋着我们的母亲河,可是不久就是我们祖国母亲的六十岁华诞。我们可以怎样表达我们对祖国母亲的热爱呢?请精心为祖国母亲准备一份礼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