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记承天寺夜游》问题导读训练单1VIP免费

《记承天寺夜游》问题导读训练单1_第1页
1/3
《记承天寺夜游》问题导读训练单1_第2页
2/3
《记承天寺夜游》问题导读训练单1_第3页
3/3
凤凰一中八年级语文高效课堂工具《记承天寺夜游》问题导读训练单班级:组名:姓名:创作:_审核:_______使用时间:________学习目标:1、本课的文言实词、虚词。2、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3、整体把握文章内容。重点难点:1.品析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课时安排2课型问题生成、问题解决课知识链接: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豪放派词人,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苏轼有不少随笔式的散文,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片段,或渲染出一种情调,或表现一片心境。本篇课文就出自苏轼的一部笔记《东坡志林》,是苏轼在被贬于黄州的困苦境遇中所写的。仅83字的写景小品,看似单纯写景,实则是有寓意的。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含义(1)欣然起行:()(2)念无与为采者:()(3)月色入户:()(4)遂至承天寺:()(5)怀民亦未寝:()(6)积水空明:()(7)盖竹柏影也:()(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二):翻译下列重点句子(1)念无与为乐者:(2)庭下如积水空明:(3)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枸影也。(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二、合作探究: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教师寄语:让每个孩子抬头走路让每颗心灵感受成功1凤凰一中八年级语文高效课堂工具2.全文哪一句是描写月色的?作者是怎么描绘“月色”的?3、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5、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闲”。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我们身边有许多闲人,文章中的闲人与他们一样吗?6、文章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三、拓展思维:(二)游白水书付过苏轼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洛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差不多,大概)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zhuì,用绳子拴住人或东西从上往下送)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山悬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水波)中流,掬弄珠璧。教师寄语:让每个孩子抬头走路让每颗心灵感受成功2凤凰一中八年级语文高效课堂工具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余甘(也叫油柑,食用)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1.解释下列加粗词语。(1)其源殆可熟物:(2)循山而东:(3)折处辄为潭:(4)顾影颓然:(5)不复甚寐:6)书以付过:2.翻译句子:山悬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3.请写出作者与其幼子苏过出游的时间和地点以及到家的时间。时间:地点:4.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潭中水?5.作者为什么会“不复甚寐。书以付过”?我的问题我的小组问题收获与反思自我评价同伴评价自我评价:____学科长评价:______学术助理评价:______教师评价:教师寄语:让每个孩子抬头走路让每颗心灵感受成功3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记承天寺夜游》问题导读训练单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