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谈给孩子的早期教育VIP免费

谈给孩子的早期教育_第1页
1/4
谈给孩子的早期教育_第2页
2/4
谈给孩子的早期教育_第3页
3/4
对于孩子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大家都是有共识的,市面上相关的资源也是非常丰富的,但是到底如何去实施却是广大父母们心里没底的事情,有的时候资源多了并不见得就是好事情。2011年中,在女儿1岁多的时候,我开始寻求答案,经过学习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系列课程,带着女儿参加十来家早教机构试听课,以及在艺术学校半年和幼儿园一段时间的工作经历,积累了一些心得,在此同大家分享。首先,早期教育重点在父母。广义的早教指对0-6岁孩子的教育,狭义则只针对0-3岁。而3岁前的孩子基本还是以无意注意为主,老师灌输式的教育基本无效。虽然3岁以前是孩子大脑迅速发展的时期,然而这段时间孩子大部分的记忆都会渐渐淡忘,以知识作为教育目标显然是错误的。有些父母会得意孩子可以背多少唐诗,唱多少儿歌,试试看一段时间孩子不背就会很快忘记,除非是那种有超强记忆的。除了知识以外还可以教什么,其实是很多的,而重点应该在培养孩子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基本能力、习惯方面,再提升一些就是品格和价值观的培养,这些是孩子可以终身受用的。谁能教孩子这些呢?第一任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就是父母了。只有父母成为专家型父母,你的孩子才能够不落于平庸,孩子的起跑线是在父母这里的。圣经上说要把根基建立在磐石上,具备丰富育儿知识和良好心理素质的父母就是你孩子的磐石。你的言传身教无不深深的影响着孩子的现在和将来。推荐爸爸们阅读《卡尔.维特的教育》这本书,推荐妈妈们都松田道雄的《育儿百科》,一起分担协作来把孩子培养成才。千万不要认为给孩子从0岁起就报这样或那样的班就可以把孩子培养好,那是极大的误解。纵观欧美这些发达国家,没有哪个国家像我国这样热炒早教班的,抛开早教班课程的质量和师资水平不谈,光是教学的目标就有很大问题。因为在整个早教行业里,用心做教育的就不多,大部分都是商业活动而已。真心爱你的孩子、对孩子的成长表现高度敏感、激励孩子的哪怕一丁点的进步、管教孩子不良的行为,这些哪家早教机构能替代父母呢?而当父母给孩子报班之后,往往就从心理上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寄托于早教机构,这实在是一种舍本逐末的事情。不要为了事业、学业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来带,隔代教育有着天然的局限,只能作为配合而不可成为替代。也不要让保姆来长时间带孩子,否则你会发现孩子的行为、性情会越来越像保姆。0-3岁是建立亲子依恋的关键期,错过了就再也弥补不了了。我曾相识一对错过机会的父母,在弥补的过程中就不得不承受痛苦的磨合与眼泪;也见过几个可怜的孩子,他们在人生的初期就形成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奉劝父母们再困难也要把孩子带在身边,打好了基础等孩子大了以后自己就轻松了。否则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面对网游的诱惑、早恋的伤害、竞争的压力和罪恶的侵蚀,又如何来帮助他们?管教如果没能建立在爱的关系的基础上就会引起更大的抵触。“哈佛女孩”刘亦婷的妈妈刘卫华在这方面确实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卢梭在他的教育巨著《爱弥尔》中开篇就讲到“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上帝所造的孩子是最接近祂心意的人,做父母的一定要懂得保护你的孩子远离各种罪恶,特别是来自电视、网络和不良的环境。在孩子接触之前,请为他们把好关。其次,按着天性来教养孩子。箴言里讲“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这里的“当行的道”不是我们父母设定的,不要把我们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也不要把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但是可以跟以前进行纵向比较。要知道你孩子“硬件”的方面(包括身体素质、智力水平、潜力大小)百分之六七十都是父母直接遗传决定的,剩下的就是后天教养和环境影响的。在“硬件”方面比较的话最好可以让自己进行“自我检讨”。幸运的是上帝在造人的时候已经设定好一个终身发展的系统在亚当的体内,通过DNA遗传给后代。这个系统就是孩子的“操作系统”,是极其复杂的全自动运行指令集。会在生命时间到了的时候自动开始执行,比如孩子生下来就知道通过什么方法来引起父母的关注或者告诉父母他/她要吃奶还是换尿布。三个月后就要去看外面的世界,六个月...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谈给孩子的早期教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