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平利县《面对寄宿生的撒谎,管理员该如何教育?》2013年11月10日,是个星期日,也是寄宿生返校的日子。这天晚上,我照例登记寄宿生家长为孩子预交早点钱的名单,发现208宿舍的女生王世玲意外的没有交早点钱。于是就去问王世玲本人的原因,她说家长没有给钱。紧接着,我就给其家长打电话进行核实,可是,没有人接听。为了不使王世玲因家长没有交钱而饿肚子,我还是安排她星期一早上先去吃早点,等打通电话后让其家长补交。直到第二天星期一,才给其家长打通了电话,通话中得知王世玲的父亲将钱如数给她了。由此使我意识到王世玲在撒谎。我就又去问王世玲:“你爸爸把钱给你了,你怎么说没有给呢?给的钱在哪儿,快拿出来交呀?”她当时低下头,轻声说:“钱丢了!”随后,我又跟她的舍友打听,舍友说她昨晚买了很多小吃。于是,我又去学校的小卖部调查,证实她确实是用买早点的钱买了很多小吃。直到此时此刻,她才承认。面对王世玲的两次谎言,我当时很生气。就跑到宿舍找她,准备对她实施严厉的批评教育。可是,当我走到208宿舍,看到她蜷缩在床上,手里拿着一样稀奇的小吃,眼里含着泪花,而她旁边的舍友在欢快地吃着和她一样的零食时,我那即将爆发的火气又慢慢消减了下来,对她继而产生了怜悯之情。因为就在那一刻,那一个场景,使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同样是寄宿生,同龄人,为什么王世玲只能吃每天早上花样不变的两元钱早点,而无权享用与伙伴一样美味的晚点?当时,我一下顿悟到了王世玲撒谎的原因,就是想想改变一下近几周以来单调的生活方式。而她本身又是一名被寄养在伯娘家的留守儿童,并且还是与父亲相依为命的单亲孩子。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因为担心王世玲丢钱,或者乱花钱,所以其父亲就委托她伯娘每周日将钱预交到学校食堂,王世玲每天早上去拿早点。这种办法一直持续了近十周。面对王世玲的谎言,通过设身处地的想想她内心的感受,使我对自己和家长约定的管理方式进行了深深的反思:作为老师和家长,总以为用这种办法就管住了孩子乱花钱的行为,也不会发生丢钱的现象,殊不知却忽视了寄宿生的心理需求。特别是面对这样一位性格内向,不多说话的女孩,其实她也有和同伴一样的心理需求,想吃一些稀奇的小吃解解嘴馋。而学校食堂的早点只有那几样,可能时间一长,孩子就觉得枯燥乏味,内心很想换换口味。只是因为胆小,害怕说出来家长不同意,或者遭到家长的责备,因此才会撒谎。由此我想到,面对这个寄宿生的谎言,我不能采取批评的方式,而是采取宽容与理解的方式来处理。首先给她的父亲打电话,将我的观察与思考告诉了她的家长,劝其父亲也要反思我们老师与家长以前约定的管理方式存在的不妥之处,需要进行调整。在调整时,要注意尊重孩子的人格,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采取宽容与理解的方式。从通话中听出其父亲面对我的建议很是赞同。为了将尊重孩子的人格,满足孩子的心里需求落到实处。我将王世玲喊到办公室,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亲切交谈,通过交谈了解了她内心的想法,是希望和舍友一样,每天早上两元钱的早点,晚上两元钱的晚点,星期日晚上需要4元钱。由此算出,每周需要24元钱,而父亲给的10元钱不够。我当时就向该生表态,我会将你的这个想法告诉你父亲,相信你的父亲一定会满足你这个愿望的,因为天下父母都是爱自己孩子的,我们老师也一样爱你们。因此你以后如果有什么心理需求,不用撒谎,可以直接与老师或家长沟通和交流。最后,我再此通过电话联系,将该生的心里想法告诉其父亲,同时提醒他,我们爱孩子,就要尊重孩子,满足孩子的内心需求。这样还会使孩子明白,心里有什么需求,不用隐瞒和撒谎,可以直接与我们沟通和交流。后来其父亲如愿以偿的满足了她的要求,该生后来也没有再发生过撒谎的事。通过这件事,也使我懂得了面对寄宿生的撒谎行为,不是用严厉的批评去教育,而是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首先要反思我们老师和家长自己管理的方法是否与孩子的心里需求有偏差,然后与孩子通过谈话,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探知孩子撒谎背后的真实原因,因材施教。用我们的真情去教育,用我们的爱心、耐心和细心去教育!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纠正孩子撒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