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的“四加强”培养剑阁县江口小学戚松山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随着人们渴望知识步伐的加快,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速度的提高,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上应有一个重大的转变和革新,教师针对创新教育、创新知识的时代,要改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黑板、一把刷子等简易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投影仪、演示仪、录音机、录像机、挂图以及电脑等现代辅助教学设备,让过去语文的简单、单一化向“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转变,让课堂实现教学手段的新颖化、现代化、活跃化,要把教师的教同提高学生的素质紧密结合起来。小学语文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来说,这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学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探究课题,我作为偏远山区的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接受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观念,就更应该在新的教学时代狠下功夫,创新方法、改变观念、提升自我。本文仅就个人在这么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我想从以下“四加强”入手,仅供我们教师参考。一、学生质疑能力的加强培养质疑是科技进步的源泉,是人类思维的精华,因为创造的起点是从问题开始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我只不过是喜欢寻跟问底的追求问题罢了。”他已道出了创新和发现的真谛;好奇心、问题意识及锲而不舍的探索,是科学研究获得成功的前提。让学生主动探究,学会质疑,应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方向,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对对任何问题的质疑航标。如在讲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一面》一文时,教师先板书课题《一面》,让学生读课题并提出自己读了课题之后的想法或问题,这样提高了学生的思考积极性,而且锻炼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如:“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谁和谁的一次见面?”,“见面时发生了什么事?”,“见面后给文中的‘我’留下了什么印象?”......通过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教师就可以了解学生对那些问题比较感兴趣,对那些问题还没涉及到,这样就能增加我们教学的针对性和方向性,使我们的教学有的放矢。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加强训练口语交际顾名思义是口头语言的交往。不是学来的,而是在交往中训练出来的。教学新课程标准在口语交际上给我们提出了具体要求:“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一个学生进行无拘无束的口语交际训练;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我们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就更应该抓住这一要求进行强化训练,如在上完《唯一的听众》一文之后马上向学生提问:“这位德高望重的音乐教授是否应该隐瞒她的真实身份,为什么?”,这样一来就给学生创造了说的机会,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及时点播语言的规范性和观点的正确性,让他们说的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并适时作出正确评价。再如在平常的生活中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多问问他们的学习、生活、家庭等方面的情况,让他们有话可说,我们如能恰当地给予点拨,采用鼓励手段及时提高他们说的兴趣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会逐步提高,从而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亲和力。但学生的口语交际的训练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我们应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否则就会半途而废。三、学生表演能力的加强提高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潜在动力,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过:“利用表演教学,第一是由孩子们自己进行以动作为基础的表演,能更直接的是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第二,利用表演教学本身包含创作的诸因素,促使孩子思维发展,激发孩子的创新意识。”我们有了这一理论基础就应该从孩子的语言、态势、表情等方面入手培养。例如教学《鹿和狼的故事》,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课文中狼的凶恶和鹿的善良、温驯,教师在课外可指导学生做狼和鹿的头饰然后在课堂戴着头饰表演课文内容。在表演时,提示学生将狼凶恶的样子和鹿善良温驯的样子表演出来。实践证明,表演使孩子们由“本角色”变为“他角色”,在新奇、好奇中,学习成为一种智力活动,创造活动。再如我们教学课文朗读时,除了培养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