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学课例VIP免费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学课例_第1页
1/2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学课例_第2页
2/2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把握孟子“浩然正气”以及“大丈夫”思想的基本内涵。(2)引导学生探索普通人身上的浩然之气,并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如何培养自身的浩然之气。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浩然正气与大丈夫思想的基本内涵,以及本质上的相似之处。引导学生,挖掘普通人身上的浩然之气,培养他们自身的这种浩然之气。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浩然正气与大丈夫思想的基本内涵,以及本质上的相似之处。引导学生,挖掘普通人身上的浩然之气,从而引导他们培养自身的这种浩然之气。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自由阐述法、启发质疑法教学过程1.读课前导入2.文本分析浩然之气(1)学生齐读课文。(2)在这个语段中,孟子说他有一项擅长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八个字中我们要深入研究两个问题:何谓“浩然之气”?(用原文回答)如何“善养”此“浩然之气”?带着问题再次齐读课文,学生讨论回答问题,老师补充说明。(3)小结:语段从正反两方面说出了养此“浩然之气”所需要注意的事项。它的养成必须结合道义,不带有功利之心,并且这种精神的养成不可以半途而废也不能急于求成,它是一种由心而生,持之以恒、日积月累的过程。大丈夫思想①齐读课文。②景春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两个人是大丈夫?③孟子为什么认为他们不是大丈夫?④孟子认为什么人才是大丈夫?⑤思考:第一选段是讲“浩然之气”,第二选段是讲“大丈夫”思想,字面上看似不相同,但编者为何把它们编在同一章节中?两者是否有共同点?有何共同点?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大丈夫”思想就是“浩然之气”的具体表现形式,凸显的都是对仁义礼的坚守。3.列举古今中外你认为具有“浩然之气”的人物。4.拓展性思考(1)讨论:大家举得例子都是一些历史上的大人物、大英雄,那么现在想一想我们自身是否也具有此浩然之气?有,让座、拾金不昧、见义勇为……拿让座来说,仅仅只是一次两次的让座就说明具有“浩然之气”了么?让座时会不好意思么?能不能不好意思啊?浩然之气具有的特点中有一条,就是要由心而生的,是一种自然反应。按照孟子的说法,他认为每个人都具有浩然之气的,只是足与不足的问题罢了。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知不足而补足、养足此气。如果你们做的这些行为都可以成为一种很自然的自觉行为的话,那么你们的浩然之气就已经很足了。(2)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培养此“浩然之气”?从小培养,体现了前面我们说的“浩然之气”具有的什么特点呢?长期积累,持之以恒。那么长期积累什么,对什么持之以恒呢?坚持做好事。这个坚持做好事换句话说就是坚守自己的良知。在现实生活中长期坚守自己的良知。那么大家想想,是不是只要在平常的生活中能够坚守自己的良知就说明你的浩然之气已经养成了呢?大家想想你们刚才自己举例的那几个具有浩然之气的人物,为什么举他们做例子了,仅仅因为他们在平时生活中对良知的坚守么?在危难面前依然具有浩然之气。总结:长期坚守自己的良知;在危难面前依然坚守信念。5、孟子列举的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这些人有什么共同点?明确:都来自社会底层,都经过艰苦磨练,成就一番大业。“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6、讨论:忧患则生,安乐则死,孟子在本章中大写特写成就大业的贤人经历的诸多磨难,有何用意?明确:强调欲成就大业必先经历磨难的洗礼。请举出实例:先苦后甜,奋斗的年华不能贪图安逸。7.结语这节课后,如果有人问你,你是否具有浩然之气,我想,只要你心中有着一份坚守仁义道德的信念,那么你可以很坚定地告诉他,我有。我们只是普通人,也许这份信念、这股浩然之气还不够让你去做一些舍身炸碉堡、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誓死不屈的壮举,这本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每天都有着对自己良知的坚守,那么这个世界就已经会很美好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的这份坚守能够在长年累月中仍始终如一,那么,每个普通人也能在异乎寻常的历史考验面前,表现出巨大的勇气。其实,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可能成为大英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学课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