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孩子成长的心结梁瑞珍“老师,XXX又不交作业,XXX又想跑回家了!XXX又······数学课代表向我汇报每天作业检查情况。XXX这个学生经医生诊断为注意力高度不集中,记东西慢,别的学生一两遍学会的知识他10遍也未必能学会。就连教了他快一学期的班主任老师他都记不住老师姓什么,语数的成绩总在十几分左右生性好动,是位顽皮、好动的孩子,经常在教室骂人打人,而且不做作业、还会把作业本放在书包里,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都这样,往后怎么办?一提起他,总是让人感到头痛。听到这一情况,真想大发雷霆,把他痛骂一顿,我一句话都说不出,这个学生太不自觉了,简直无可药救,为了他,我利用课间、中午、下午的时间为他进行补差,累且不说,他怕难,动不动就哭,就跑,不愿写动笔写,弄人筋疲力尽,差点为他病倒,实在叫人没有办法,期中考试马上就到,我该怎么办呢?在最生气的时候把学生痛骂一顿并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冷静、反复思考前期教学工作,孩子为什么怕学、不愿学,既从孩子身上找原因,我也得好好反思,看来我得调整一下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为此,我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并得到家长的支持配合,那就是要把学生的学习成绩向前迈开一大步。因此,我也制定了一系列帮助孩子提高成绩的方案。如:定期和家长联系,汇报孩子的情况;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要求别的孩子做到的他也必须做到;每节课后再讲课上的内容给他讲一遍,发现有进步时及时表扬;课上多留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她回答帮助她树立自信等。可正当我为自己布置得这么周密的计划感到沾沾自喜时,看到她竟然连数10以内的数都要一一用嘴唇确认已经数过了的时候,我不禁又想大发雷霆,又陷入了深深的失望之中,这样的孩子该怎么教呢?做班主任工作以后,我就一直喜欢搜集一些小故事。小学生普遍爱听故事,因此,以故事来教育学生,能迎合他们的心理需要,同时富有趣味,无形中让学生从故事中人物角色的行为与思想中受到教育,知道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从而产生心理上的矛盾冲突,进而以此人物为对照,自觉调整自己的行为,有些小故事则包含很有价值的教育原理,我可以效仿之,虽然学生年纪小,但常常也能收到些奇效,恰逢我校开展讲柳州市名人志事故事活动,以孩子们熟悉的奥运之火火炬手------李宁为榜样,讲讲他是如何战胜困难,以惊人的毅力获得3枚奥运金牌的。通过活动教育孩子当遇到困难时怎样战胜困难,才能取得成功,以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力。于是我又不得不调整了实施计划,让他所完成的都是其他同学所完成的最基础的部分,而另外的一部分就让他带回家去,由家长慢慢的帮他讲解。第二天我再出题考察。这样既可以使我对该生恢复信心,还可以在校内把当天的知识给他打牢。就这样他从做10道错8道,慢慢的做10道错5道,到渐渐地口算可以得到70多分了,看到他的进步,我真为他高兴。可问题又出现了一做加减法放到一起的题又不会了,考数学也不可能全是加法或者全是减法呀!于是我又开始加减法混在一起这样给他出题,天天留这样的题,渐渐的他对口算入门了,一年级上半学期期中数学考了50多分,语文也考了70多分,尽管他的分数和我们班的平均分数相差近45分,但我知道他已经尽力了,我对他充满了希望后来我发现该生不但脑子慢,而且不知道抓紧时间写,别人5分钟做完的题他要30分钟,边写边玩。于是在其他同学写作业时我就特意站在他跟前时刻提醒着他。慢慢地给他规定时间,5分钟写几道,到时间就来查,不但在学校这样就连家庭作业也让他妈妈规定时间让他完成,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了,下次就把时间缩短,渐渐地他做题的速度快了,也知道主动学习了。即使当天完不成的作业,第二天,他准会一大早主动交给我,上半学期的数学期末考试他竟然考了80分,语文考了87分的好成绩,并评为了进步生。成绩虽然还是倒数第几名,但我还是为他的进步高兴,从该生的学习历程,我得到了如下的启示:只要我们坚守崇高的职责道德,多多讲究教育策略和具体的教育方法,就没有教不会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