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北宋建立与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960年,赵匡胤(宋太祖),“陈桥兵变”北宋建立五代十国形势图陈桥兵变赵匡胤,涿州(今河北涿县)人。后周时任殿前都点检.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国号“宋”,定都开封,年号建隆,史称宋太祖.宋太祖(927---976)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的结束一.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影响1.措施史料:宋太祖问:“天下自唐以来,兵戈不息,苍生涂地,其故如何也?如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如何?”赵普曰:“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也,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一.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影响行政权财权军权皇帝1.措施削实权制钱谷收精兵(1)“收精兵”(加强军权)①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禁军将领的兵权;废除禁军殿前都点检,领军机构析而为三三衙: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三帅:殿前都指挥司、马军、步军都指挥司设立枢密院,文官治军,有调兵权无统领权(1)“收精兵”(加强军权)实行更戍法:规定禁军定期更换驻地,统兵将领不随军调动,以防止武将专权。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局面。实行“守内虚外”的政策:禁军有一半驻防在京师和其附近。(2)“削实权”(集中行政权)在中央:进一步削弱相权,加强皇权。A.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B.设枢密使管理军事,分割宰相的军权C.设三司使管财政收入,分割宰相的财政权②在地方上:知州由中央派遣文官担任,各州又设通判,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中央—路—州—县A.通判负责监督知州,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情况。B.各州的公文必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有效,使他们互相牵制。(3)“制钱谷”(集中财权)北宋设转运使一职,将地方赋税大部分运送中央。一方面消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使得中央掌控地方财权。2.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利:加强了中央集权,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弊:造成北宋积贫积弱的“三冗”局面,最终导致北宋内忧外患,政权动荡不安。冗兵冗官冗费北宋的统治钦宗1125-27徽宗1100-25哲宗1085-00仁宗1022-63英宗1063-67神宗1067-85真宗997-1022太祖960-976太宗976-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