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八上期末复习练习卷·第5章·物体的运动(1)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一、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1.(2分)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A.量程0~3m,分度值1mmB.量程0~10m,分度值1dmC.量程0~30cm,分度值1mmD.量程0~15cm,分度值0.5mm2.(2分)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它的速度最接近()A.3m/sB.30m/sC.300m/sD.3000m/s3.(2分)在四川等地震灾区的抗震救灾中,为了将救援人员和救援物资及时的运送到灾区,使用到了多种运输工具,下列运输工具正常行驶时,速度最大的是()A.列车B.大卡车C.大型客机D.冲锋舟4.(2分)以你在体育课中的经验估计,奥运会百米赛跑运动员的速度大小应该在()A.2m/s左右B.6m/s左右C.10m/s左右D.20m/s左右5.(2分)如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A.1cm、5.50cmB.1cm、8.30cmC.1mm、8.30cmD.1mm、2.80cm6.(2分)某同学在课本的不同位置测得课本的宽度值分别为12.89cm,12.87cm,12.88cm,12.87cm,那么课本的宽应该是()A.12.89cmB.12.88cmC.12.87cmD.12.8775cm7.(2分)图象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规律,如图所示,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哪一段()A.AB段和EF段B.AB段和DE段C.BC段和EF段D.BC段和DE段8.(2分)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马路上骑车匀速前进,甲同学的速度比乙同学的大,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运动的路程比乙长B.甲运动的时间比乙短C.运动相同的路程甲用的时间比乙长D.在相同的时间内甲运动的路程比乙长9.(2分)一个物体沿平直公路第1秒运动了10米的路程,第2秒、第3秒所通过的路程都为10米,则该物体在3秒内的运动()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C.可能是匀速曲线运动D.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10.(2分)一个物体沿平直的高速公路运动,在10s内通过60m的路程,通过前一半路程用了4s,那么该物体在前、后半程内的平均速度分别是()A.6m/s、7.5m/sB.5m/s、7.5m/sC.5m/s、6m/sD.7.5m/s、5m/s11.(2分)在如图所示的各图中,用来表示同一种运动规律的图象是()A.(1)(2)B.(2)(4)C.(1)(4)D.(2)(3)12.(2分)2011年11月9日,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火卫一”探测器捆绑发射.在捆绑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萤火一号”是静止的()A.地球B.“火卫一”探测器C.太阳D.火星13.(2分)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面给出的生活中常用物品工作时原理与此现象相同的是()A.投影仪B.照相机C.放大镜D.近视镜14.(2分)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将蜡烛远离凸透镜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C.将光屏靠近凸透镜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远离凸透镜15.(2分)如图所示是利用航空摄影拍摄到的铜仁市碧江区一角,如果拍摄时所用照相机的镜头焦距是50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A.大于100mmB.大于50mm小于100mmC.小于50mmD.等于50mm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6.(10分)在下列数据后填上适当的单位:(1)小明的身高是165_________;(2)人头发的直径约为80_________;(3)教室里课桌的高度约0.8_________;(4)一枚一角硬币的厚度约为1.5_________;(5)我国的长江长约6211.3_________;(6)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4.43_________;(7)人一天的睡眠时间约480_________;(8)从一楼走到三楼正常需要40_________;(9)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_________;(10)一般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_________.17.(2分)用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_mm,所测铅笔的长度为_________cm.18.(2分)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