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第6课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西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476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战国东周春秋:因孔子编写的记载这段历史的史书《春秋》而得名。战国:由于各诸侯国以兼并或自保为目标,连年交战而得名。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原因:一是周天子失去往日的权势。诸侯不听天子命令,彼此间进行兼并战争。二、为了拥有对其他诸侯的支配权,获取周天子过去享有的政治和经济特权,当上霸主。春秋时期(前770--前476)春秋诸侯争霸的原因和目的春秋五霸形成的背景:平王东迁后,周天子失去了对国家的控制,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拥有对其他诸侯国的领导权,相互征战,竞争“霸主”。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春秋时期形势图秦穆公秦穆公晋文公晋文公楚庄王楚庄王宋襄公宋襄公齐桓公齐桓公齐桓公,春秋时期齐国国君,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齐桓公,春秋时期齐国国君,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内容: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因地制宜,大开铁矿,发展渔盐业。组成3万人的常备军。管仲(?—前645)齐国政治家。名夷吾,字仲。颍上(今属安徽)人。在齐国任上卿,执政40余年,因地制宜,实行改革,使齐国不断富强,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齐桓公与管仲齐桓公首霸任用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富庶。以“尊王攘夷”为口号取得政治上的优势。标志:葵丘会盟(要求诸侯承认他的霸主地位)原因宋襄公(公元前?—前637年),春秋时宋国国君。在位短短13年,图霸而未成霸,倒把宋国搞得内忧外患。宋襄公(公元前?—前637年),春秋时宋国国君。在位短短13年,图霸而未成霸,倒把宋国搞得内忧外患。晋文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在城濮之战中打败楚国建立霸业。晋文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在城濮之战中打败楚国建立霸业。楚庄王,春秋时楚国国君。他在位时,废黜庸官,举用贤才,整顿吏治,同时先后举兵战败晋国和宋国,统一了20多个小国,并为楚国争得了诸侯盟主地位。楚庄王,春秋时楚国国君。他在位时,废黜庸官,举用贤才,整顿吏治,同时先后举兵战败晋国和宋国,统一了20多个小国,并为楚国争得了诸侯盟主地位。晋楚争霸晋楚争霸城濮之战,成就了晋文公的中原霸主地位。重用贤能发展生产训练军队原因晋文公成为霸主晋成为北方的强国楚庄王称霸中原你知道“问鼎中原”这个成语吗?楚王在周天子的城门下,询问周天子的九个鼎有多重,实际是要挑战周天子的王位,欲称霸中原,当上霸主。城濮之战——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你知道退避三舍这个成语故事吗?秦穆公——嬴任好(?—前621),春秋时秦国的国君。在位时,努力改革内政,搜罗人才,举贤任能。他是春秋时代的“五霸”之一。秦穆公——嬴任好(?—前621),春秋时秦国的国君。在位时,努力改革内政,搜罗人才,举贤任能。他是春秋时代的“五霸”之一。吴王阖闾,春秋时期长江下游吴国国君,曾打败了越国。吴王阖闾,春秋时期长江下游吴国国君,曾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天天坐卧在干柴上舔尝苦胆,立志报仇。越王勾践天天坐卧在干柴上舔尝苦胆,立志报仇。诸侯争霸的影响?一:经过长期战争,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灾难;二:大国兼并小国,逐渐形成疆域广大,人口众多的国家。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燕齐赵魏韩楚秦匈奴春秋列国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战争与春秋时期相比有何不同?有哪些著名的战例?提示:战国时期战争规模明显扩大,战争目的也由争夺中间空旷地带和控制弱小国家,演变为歼灭对方主力,给对方以毁灭性的打击。著名战例: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想一想诸侯争霸的影响?材料一:春秋时代,居住在周边的蛮、夷、戎、狄不断袭扰中原;于是出现了空前的民族大迁徒、大交流,华夏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彼此犬牙交错,杂居共处.材料二:据不完全统计,春秋时期发生的大大小小的战争不下230次。如何评价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小讨论消极: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和痛苦。积极:加快了中国统一的步伐;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促进了民族融合;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合纵:东方六国的联合,共同阻止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