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探究活动课一-追寻孔子的足迹VIP免费

探究活动课一-追寻孔子的足迹_第1页
1/15
探究活动课一-追寻孔子的足迹_第2页
2/15
探究活动课一-追寻孔子的足迹_第3页
3/15
2关于孔夫子的事,你知道多少?孔子的历史地位和影响1、思想方面3、文化方面4、教育方面2、政治方面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1、思想方面3、文化方面4、教育方面创立儒家学派,倡导“礼”和“仁”,以此建立一个等级有序和谐的理想社会。儒家思想在汉武帝后成为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正统思想,并影响至今。2、政治方面主张施行仁政,“以德治国”,其关键在于“举贤人”,贤人的标准是“内圣外王”。“内圣外王”成为了古代衡量开明君主和政治人才的标准。他主持编定的“六经”及《论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使教育民众化,从而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兴盛和传承。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5如何评价孔子?1.出身布衣、平生不得志的孔子不会想到他的思想在汉武帝时居于正统地位,更不会想到儒家思想不仅是官方的意识形态,更影响着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究其原因很难穷尽,其中最根本的一条是()A.其仁礼思想有利于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缓和社会矛盾B.礼法并用符合统治需要C.“忠恕”思想,爱有差别适应中国社会的要求D.“内圣外王”思想被广泛采用A2.孔子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意思是()A.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B.仁是一种道德规范,正身律己才能取得百姓信C.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D.要以仁爱之心,使人人都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C3.下列孔子的思想中能体现以民为本的有()①“仁者爱人”②“己所不欲,勿施与人”③“为政以德”④“节用而爱人”A.B.①②③②③④C.D.①③④①②③④D4、下列对于“仁”的学说的理解,正确的是()①主张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②具有古典人道主义性质;③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④维护奴隶制,反对社会变革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C5.以下孔子的思想中突出体现了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是()A.为政以德B.和而不同C.苛政猛于虎D.克己复礼6、孔子强调:“仁者爱人”。最能体现他赋予“爱人”以教育含义的主张是()A、因材施教B、已所不欲,勿施于人C、诲人不倦D、有教无类DD7.孔子主张的“忠恕”之道,所谓“恕”的意思是()A.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B.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C.仁是一种道德规范,正身律己才能取得百姓信任D.要以仁爱之心,使人人都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A8、孔子之所以被尊称为“圣人”是因为()A、孔子的思想在春秋时盛极一时B、清康熙帝赞之为“万世师表”C、他的思想经过发扬和改造,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D、他是儒家演说的创始人C9、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勇敢是怯懦和卤莽的中道,一个人过度好胜就变成了鲁莽,过度恐惧而畏缩不前就变成了怯懦。”有类似思想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A、老子B、孔子C、墨子D、庄子B录制时间:2018年6月15日文山市第一中学1、“礼”的内容:目的:维护措施:2、“仁”的内容:目的:3、礼与仁的关系:尊尊和亲亲维护西周奴隶制的贵贱等级秩序正名爱人、忠恕和孝悌用爱心建立和谐的社会孔子认为,“礼”是构建有序社会的外在规章制度,“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自我道德约束,只有两者结合才能构建一个等级有序和谐的理想社会。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探究活动课一-追寻孔子的足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