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RJ)教学课件第1课时自由平等的真谛一、名言导入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他为自由人。——毕达哥拉斯我们是法律的仆人,以便我们可以获得自由。——西塞罗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孟德斯鸠自由是珍贵的,也是有限制的,无限制的自由只能产生混乱。那么,我们应如何理解自由平等的真谛?二、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自由、平等的含义,懂得自由是相对的,理解法治与自由的关系,学习把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要求。在生活中培养正确处理法治与自由的关系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平等观、自由观。三、自主学习阅读教材90到95页,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自由?P92自由的意义有哪些?P912、如何理解自由的限度?P91-923、法治与自由二者间的关系是怎样的?P924、从法律意义上如何理解平等的含义?P935、平等的意义是什么?P936、如何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一原则?(或者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是什么?)P94-951、什么是自由?P92自由的意义有哪些?P91(1)含义: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2)意义: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1)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2)正如火车有了轨道的限制,才能顺利的行驶;车辆有了红绿灯的限制,才能安全的通行。(3)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4)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2.如何理解自由的限度?P91-923.法治与自由二者间的关系是怎样的?P92(1)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2)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3)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4)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能享自由。4.从法律意义上如何理解平等的含义?P93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比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5.平等的意义是什么?P93(1)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6.如何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一原则?或者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是什么?P94-95(1)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2)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难点详解:公民在法律地位上平等(1)权利平等。我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各项权利,并在行使权利时享受同等待遇。(2)义务平等。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我们每个人都平等地承担着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依法纳税的义务、服兵役的义务等,这些义务都是针对所有公民提出来的,在履行这些义务时不能有任何特权。(3)在法律适用方面,所有公民一律平等。每个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同时,任何公民违法犯罪,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国家在依法实施处罚方面,对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易混辨析】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指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人能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前者是心理学定义,后者是社会学定义。谈人格平等中的人格主要是指后者。法律确认和保护公民在享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