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月相【教学目标】1、了解月相的概念。2、探究并理解月相变化形成的原理。3、掌握月相变化的规律。4、知道月相变化与农历的关系。5、知道月相与生活的关系。【教学重难点】重点:月相变化的规律,月相变化和农历的关系。难点:月相变化形成的原理。【教学准备】一半涂黑、一般涂白的排球,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手段1、2、在学生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利用图片、,形象地介绍月相产生的原理,培养空间的想象能力。把乒乓球用铅笔把一半涂黑做月球。用软件来表现月相随日期的变化。【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欣赏王菲的MTV“月有阴晴圆缺”讲述:大家听到“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从这句话中我们能知道有关月亮的一些什么知识?那我们生活中看到的月亮又是如何的呢?大家先动手把你脑海中的月亮的形状画出来。这几位同学平时对生活的观察很仔细,我们看到的月球形态是不一样的,我们把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月相。月亮有圆缺变化。圆的。画月亮的形状。学生画完后,自告奋勇拿到讲台的展台来交流和评价。通过画月亮的形状并在组织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交流和评价以培养自我评价能力和激发学生的兴趣。一、月相变化的形成原理。我们知道月球是圆的,那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月球为什么会有圆缺变化?(为什么会产生月相?)小组讨论: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呢?教师补充:地球和月球本身并不发光。这几位同学都很善于思考,那下面我们就要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的假设。我们已经学习了太阳和月球,那我们先来看看月球,地球,太阳三者的关系。大家可以看到,我们能看到的月球只是其一部分,哪部分?学生讨论。学生回答:地球绕着太阳转,月球绕着地球跑。太阳照到的一半;月相实验的目的两个,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实验来了解月球,所以,实际上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来自于哪里?太阳的反射光线。地球,太阳三者的关系很好!下面我想请同学来操作。下面每两位同学手里都有一个一半黑一半白的小球,白的代表太阳光照射的一面,所以要朝向哪里呢?——太阳光射过来的方向(右边)然后我两位同学要合作来进行探究。之前我们再请这两位同学演示一下。当月球的拿着双色的小球再分别站到1、2、3、4的位置上,也看到同样的效果。好,谢谢这两位同学。我们在座的同学做实验的是要注意几点:1、要两个人合作,比如一个当月球,一个当地球的观察者。然后再换过来。2、一定要边观察,边记录你看到的月相,记录在发下来的表格中。3、因为座位的活动范围不大,所以大家可以站起来做。4、小球白色的一面一定要朝向太阳光射过来的方向,演示错误的动作。5、先观察1234四个位置,然后再观察这四个位置中间的月相。6、做完实验后可以和其他小组互相交流一下。观察月相,老师下去指导,指出错误,并督促记录情况。然后当月球的同学分别站到1、2、3、4四个点上,当地球的同学观察一个位置,然后把看到的相应的月相画在书上。教师巡视,随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提醒学生看到什么记录什么。画完后,请几个代表上来展台展示,进行评价。指出错误的,并分析错误的原因。然后给出正确的记录,并把正确的月相贴到黑板上。加深学生对月相变化顺序的了解,使学生在实验中开动脑筋,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和创新能力。下面,我们就用课件来更深入的探索一下月相变化的规律。说明:太阳光在右边,中间是地球和月球的位置,右上角是月相在相应位置的月相。当月球在太阳和地球的中间时,我们看到的月球时全黑的,我们把它叫做新月(朔,黑板上写出)。然后逆时针转过1/8圈,我们看到月亮露出了一部分,叫做峨嵋月。再转过1/8圈,当日地月三者垂直时,我们看到月球的右边是亮的,我们知道星空中的方位是左东右西,所以右边亮的我们把它叫做上弦月。再转过1/8圈,我们看到右边亮的范围变大了,有点凸出来,我们把它叫做凸月。再转过1/8圈,日地月三者又回到了一条直线上,但我们看到的月球全部都是亮的,我们把它叫做满月(望,黑板上写出)。接下来按这个规律请学生回答——再听老师介绍,对照多媒体的课件理解并记忆。用课件把月相的变化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