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初中课外散文阅读刍议VIP免费

初中课外散文阅读刍议_第1页
1/1
初中课外散文刍议在中考中,现代散文阅读始终是热点。如何在初中阶段指导学生赏析课外散文,本文试从如下方面进行阐述。一、语言美。不同风格的作家语言风格也各不相同,冰心散文的语言清新自然,毫无雕饰做作之嫌。《荷叶母亲》一文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应该说语言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美点。在写到亭亭玉立的红莲遭滂沱大雨摧残时,荷叶便“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这时,“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接着,作家直抒胸臆,:“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母亲啊!你是莲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的荫蔽?”朴实无华的语言将作者内心的感触一下子和盘托出,表现了对莲叶母亲的尊敬和爱戴。余秋雨散文集《行者无疆》里有篇文章《罗马假日》,开头是这样的:“世上有很多美好的词汇,可以分配给欧洲各个国家,例如精致、浑朴、繁丽、畅达、古典、新锐、宁谧、舒适、奇崛、神秘、壮观、肃穆……其中不少城市还会因为风格交叉而不愿意固守一词,产生角逐。”一开始,作家就抛弃了常规的说法,不说哪个城市应有怎样的风格,“分配”一词,貌似朴素平常,实则简洁奇特。接着连用十二个形容词和一个省略号,读来音韵铿锵,但还没有把词语分配到各个城市,原因是“其中不少城市还会因为风格交叉而不愿意固守一词,产生角逐”。“固守”、“争逐”二词的拟人化,既反映了欧洲城市的风格多样,又显出了遣词造句的清朗鲜活。二、手法美。几乎每一个作家都相当重视散文的表现手法,一篇散文,有了好的表现手法,一篇散文,有了好的表现手法,就犹如长了一对腾飞的翅膀。不妨看看沈从文的《端午日》。文章重点写的“龙舟竞渡”,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正面,写桨手、带头的和擂鼓打锣的奋力争先的拼搏精神。这是实写。“两岸人的呐喊助威”、“税关前领赏”等场面是侧面烘托,虚写。虚实相生,水乳交融,把竞赛的激烈程度渲染得如火如荼,热闹非凡。余秋雨先生喜欢运用对比手法,在他的文章了对比手法比比皆是。《都江堰》的第一段这样写:“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谁都知道,长城历来是我们祖国的骄傲,但华夏大地还有没有比长城更值得骄傲的工程?余秋雨以睿智的目光肯定了答案的存在,果断地推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当是都江堰。这就有了下文精彩的对比。三、拟题美。大凡散文,除了材料、布局、主题、语言有它自身的新颖独特之外,题目也是文章一大亮点。汪国真的散文《我喜欢出发》,只看题目,便令人喜欢。“我喜欢出发”,叮当脆响,节奏明快,语音响亮,仿佛让人感受到“我”已经整装待发,或者已经步履轻松、心情舒畅地踏上征途。喜欢出发就是喜欢进取,喜欢拼搏。这种出发没有恩爱夫妻分别时的缠绵悱恻,也没有荆轲刺秦王那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式的豪壮悲歌,更没有蒙冤受屈的窦娥临刑前的感天动地,这是青春的出发,欢乐的出发,睿智的出发,充实的出发。余秋雨在博客是有篇文章《“姐夫”有话》。余秋雨的夫人、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马兰有一大批戏迷,他们都戏称马兰“姐姐”,“又一律称我(余秋雨)为姐夫,我觉得很亲切”。余秋雨在这篇文章里讲的是什么我们姑且不论,但他巧借戏迷对他爱人的称呼粘连出这么一个亦正亦邪的题目。即使不看内容,只看题目,不用咀嚼,也觉得趣味盎然,忍俊不禁了,读者怎能不产生强烈好奇的阅读心理呢。散文赏析还有其他方法,如开头美、结尾美、哲理美等等,总而言之,只要我们老师和学生共同探讨,细细咀嚼,散文的美点就会渐渐呈现在我们面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初中课外散文阅读刍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