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高效课堂之我践深圳市盐田区盐港小学聂斌自我从事教学二十一年来,纵观我们的数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数学这门学科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特别是后进生对数学学习产生逆反、抵触心理,逐渐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导致数学成绩老提不上来。归根结底在于我们的数学课堂老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学生不能在课堂中获得学习的权利、学习的自由和学习的快乐;不同层次的学生不能在四十分钟获得应有的发展,从而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充分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向四十分钟要质量迫在眉睫。下面我想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我对实施“生本高效课堂”的几点看法。一、熟悉教材,善于思考,善于学习。熟悉教材。教师对于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的话,要花时间深入钻研教材,紧紧围绕课题的重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做到“两个吃透”,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数学高效课堂的“精讲多练”,也为数学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即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让其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效果。善于思考。我举一个我近段时间上课的一个小案例,我也正在写关于这个案例一篇文章,既可以参加一些评比,也可以投投稿,一举几得。最近我们在上分数的认识,有部分同学分不清分子分母的位置,到底是分数线上面是分子呢,还是分数线下面是分子?于是我就问学生,你们还不会走路以前谁抱你最多,当然是妈妈,谁来演示一下妈妈是怎么抱我们的,孩子们一下子就记住了孩子被抱在上面,妈妈在下,在这里我们形象地把分子比喻为孩子,分母比喻为妈妈。还有上周我们刚刚学习的真分数和假分数,为了帮助孩子们快速地理解这两个概念。首先我先讲讲什么是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相等的分数叫假分数。我们是这样理解的,哪有孩子比妈妈大或者孩子跟妈妈一样大的,如果有,肯定是假的;只有孩子比妈妈小才是真的,我想孩子们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这两个概念了。我这两年有两篇论文或市二等奖,都是对自己教学的一个真实的思考。一篇《如何教好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一篇《由一堂公开课引发对教材的思考》,第二篇也是大刘校听我的那堂课后对我提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引起了我的许多思考,所以就写了下来,现在可能会在一本国家级刊物《中小学数学》上发表,善于学习。我曾经在一次期末数学改卷中,就发现我们的一位年青老师班上的学生在做这个亿以内的数的读写法的题目做得非常差,而与这位年青老师带一个年级的王永红老师班上的学生却做得非常好,正确率非常高。什么原因呢?方法,我能肯定我们这位年青老师对于这个“亿以内的数的读写法”的关键还没有掌握,对这个内容的教法没有吃透。这个内容的教法关键就是“分级”,要反复强调分级,不管是读还是写都要先分级,在她班上的学生题目上我没看到分级,但王永红老师班上的学生的试题,每一个都有分级的那条虚线。我直到现在我都很遗憾,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跟这位老师交流这个问题。我讲这个问题的意思是:对于年青老师,与其要在自己漫长的教学生涯中去慢慢领会、积累经验,绝对不如多向有经验的教师来得快,也不用走那么多弯路,让自己很快上手。二、精讲例题、腾出时间让学生多做课堂练习是实施数学高效课堂的保证。练习是获取数学知识的有效手段。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曾经出现这样的现象,上完课后感觉课上得挺顺利,课堂气氛也空前的好,学生也能配合老师的教学,效果应该不错。结果大出所料,家庭作业质量及其差。归根结底在于课堂上学生没有通过充分、有效的练习来巩固新知,教师不能通过课堂练习反馈来查漏补缺,及时调整教学过程,所以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那如何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我认为学生多设计一些有效的课堂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得到应有的发展,为数学高效课堂提供最好的保证。我上新课前一般会告诉学生我的新课大约15分钟左右学完,每堂课的前十五分钟必须百分之百的注意力集中,我还告诉学生,新课上完后偶尔可以分分神,让学生明白老师是非常理解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