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家庭教育优秀案例征集评选“老师,早上好!老师,再见!”姓名:黄丽霞单位:大港二幼职务:教师手机:13752579889电子信箱:789gfgfgf@163.com通讯地址:邮政编码:300270“老师,早上好!老师,再见!”——一个性格内向孩子的转变每个人的性格都是不相同的,孩子也是如此。面对性格内向的孩子,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必须要尊重这种差异,其次应在尊重的基础上,给予他们充分的适应时间和空间,细致地观察和发掘他们的长处,满足他们不同的心理需求,发挥幼儿园环境的教育作用,并积极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培养他们的健康心理和合作能力,体验合作的快乐,使孩子们在幼儿园这个集体环境中充满自信,快乐地成长。研究背景:心理学家把性格分成内向和外向,这仅仅代表性格的两种心理取向,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性格的不同有先天遗传因素,在医院的新生儿房里,有的宝宝哭个不停,有的则很安静,自顾自地睡觉,这是因为他们的神经类型不同。这种生理基础上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性格发展倾向。虽然性格有先天遗传的基础,但后天环境仍然是影响性格形成非常重要的因素。性格的内向、外向虽并无好坏之分,但在特殊情况下,内向型性格对其生活、学习、交往都有一定的影响,且大多表现出消极的影响。孩子的内向很多时候是因为自己不自信,怕自己所做的事或所说的话会被其他小朋友笑,自己不能够被同伴理解。其二、孩子的问题往往与父母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家长的态度和行为做法不够正确,在方式方法上又过于简单,处理过急,也会造成了孩子的心理紧张。情境描述:还记得新生来熟悉环境的时候,慧慧跟在妈妈的后面,小手紧紧拽着妈妈的衣服,妈妈和姥姥两人带着她来,妈妈很热情地和老师交流着,慧慧却躲在妈妈的身后,低着头。妈妈使劲的想把慧慧拽到前面给老师打招呼,可是,慧慧却怎么也不肯出来,妈妈显得有些着急。在我们的劝说下,妈妈没在坚持。第一天入园时,慧慧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哭了,自己坐在桌边哇哇的哭着,老师怎么劝都没有用,由于哭闹的孩子太多,我们对于这种能坐着的孩子分配的精力相对来说少一点。慧慧从来不和老师说话,我们怎么问她都不会说,就连上厕所都是我们再三追问没结果然后带着她去。“慧慧,问老师早,问XX妈妈早。”妈妈每天送慧慧来时都会重复着同样的话,慧慧从开始的不说到现在妈妈一遍遍的重复下开口说了,但是始终低着头,眼睛从来不看老师。和小朋友在一起的时候,她也从来不说话,也不会主动拿玩具,低着头,眼睛偷偷看着别的小朋友。只要老师跟她说话,她就会往后退,全身都会发抖。分析和反思:1、分析:慧慧的爸爸是一名军人,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经常不在家,陪伴慧慧的时间非常少。慧慧的妈妈是个家庭主妇,在家的时候,慧慧一直是由妈妈照顾的,妈妈对慧慧的照顾非常细致,但是从来不带慧慧出去和别的小伙伴玩耍。慧慧入园以前的接触人群就是妈妈,还有姥姥。慧慧没和同龄的小伙伴、还有除妈妈、姥姥以外的陌生人交往过。姥姥喜欢手工、剪纸之类的,因此,也会带着慧慧做这些事情。可以说,慧慧的生活很单调,语言交流的机会也很少的。2、反思:(1)教师方面:社会发展需要我们的孩子加强人际交往,需要他们豁达大度地去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需要具备良好的合作精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教师“应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努力接纳幼儿的想法与感受……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恰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索式的师生活动。”《纲要》着重提出了教师应对幼儿尊重、理解,体验、感悟幼儿行为的要求。在幼儿园的大家庭里我们作为幼儿园里的妈妈,在对待内向幼儿的时候,要给予特别的“爱”。第一,和慧慧建立和谐亲密的师幼关系。随时关注慧慧,发现她的喜好、习惯让她接纳你,并对你产生兴趣,尽可能地融入她的世界,早晨来园时,我面带微笑地主动亲亲她,有礼貌地向她问好,从简单的对话中引起孩子说话的欲望,给予抚慰与拥抱,让她感觉到老师很喜欢我,老师很重视我,并逐渐喜欢新的幼儿园和新的小朋友。第二,积极为慧慧创造机会,增强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