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起跑线》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45页。教材分析:本节是一节数学综合应用的综合实践课。学情分析:在教学本课之前,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圆的概念、圆的画法以及圆的周长计算方法等知识。通过调查我发现学生非常喜欢体育运动,对体育场的跑道和起跑线并不陌生。即使这样学生也没有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过这些问题,所以教学中可能会遇到一点点的困难。教学目标:1、通过该活动让学生了解椭圆式田径场跑道的结构,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同时解决圆弧长的相关计算问题。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利用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活动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教学重点:运用圆的有关知识解释、计算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结合具体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提高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都看到电视上运动会比赛了吗?(学生回答)老师也看了一些比赛,不过老师和同学们一样要上课,还有许多精彩比赛都错过了。今天,我要先带大家去观摩一场小型的运动会。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情景导入:小动物的运动会。(多媒体播放)四只小兔子从同一条起跑线起跑,分四个道次沿椭圆形跑道跑一圈,再回到同一个终点,谁先回到终点就为第一。师:同学们对这场比赛有什么看法吗?你有什么办法可以使比赛公平呢?2、赛事回放:欣赏运动场上运动员起跑时的图片。教师同步讲解:同学们的想法与我们体育比赛中的想法一样,进行400米的比赛,如果从同一条起跑线起跑,外道比内道长,相邻跑道之间有差距,为了公平的原则,会将起跑线依次向前移。3、提出问题:体育比赛中,相邻两道起跑线都提前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是随便移动的吗?相邻起跑线相差多少米?你能看出来吗?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走进运动场,用我们的知识找出相邻起跑线相差多少米?重新确定一个公平的起跑线。(板书课题:起跑线)三、观察跑道、探究问题(24分钟)(一)了解跑道结构:出示完整跑道图(共四道,跑道最内圈为400米)1、观察跑道由哪几部分组成?2、在跑道上跑一圈的长度可以看成是哪几部分的和?(板书:跑道一圈长度=圆周长+2个直道长度)[设计意图:把生活中的跑道缩小放在屏幕上,既直观又形象,也便于学生观察。并且直道和弯道用不同的颜色更好的引导学生发现跑道中的秘密:左右两个弯道合起来其实是个圆。](二)简化研究问题:1、85.96米是指哪部分的长度?一条直道吗?2、讨论:四个小兔子沿跑道跑一圈,各跑道之间的差距会在跑道的哪一部分呢?3、小结:既然与直道无关,为了便于我们更好的观察,暂时将直道拿走看看差距在那里,好吗?(课件:直道消失,屏幕上只剩下左右两个弯道。)[设计意图:学生在观察中发现相邻跑道的差距没有在直道部分,有学生想到会在弯道部分。在这里教师做了一个大胆的创新:既然与直道无关,就把直道拿走,屏幕上只留下了左右两个弯道。给学生留下了无限的思考空间。](三)寻求解决方法:1、左右两个半圆形的弯道合起来是一个什么?(圆)2、讨论:你怎样找出相邻弯道的差距?相邻弯道差距其实就是谁的长度之差?3、交流小结:只要计算出各圆的周长,算出相邻两圆相差多少米,就是相邻跑道的差距,也就是相邻起跑线相差多少米。[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这里学生发现左右的半圆是一个圆,课件将左右的弯道合成一个圆,鼓励学生大胆设想,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倾听别人的意见和想法,激发自己的灵感,让每一个学生对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呵护他们的创新思维,从而找出问题的结果:弯道之差其实就是圆的周长之差。](四)、动手解决问题:1、计算圆的周长要知道什么?(直径)2、课件出示:第一道的直径为72.6米,第二道是多少?第三道呢?3、教师带领学生填写表格的前两道,剩下的由学生完成。跑道直径(米)周长(米)相邻跑道相差长度(米)1.72.672.6∏2.72.6+2.5(72.6+2.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