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第六单元人口的变化人口的变化考纲展示考纲诠释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2.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3.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1.以某时期不同地区或某地区不同时期的人口统计图(坐标图、柱状图、区域图、人口构成图等)、人口统计表格、曲线、折线等方式综合考查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及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2.以民工潮和大型工程建设的开发性移民安置材料为背景,考查人口迁移或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人口政策和措施。3.以某区域人口统计图或数据,结合区域地理,考查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及谋求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等。第一节人口数量的变化第一节人口数量的变化知识诠释思维发散1.人口的自然增长。2.人口增长模式。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人口的自然增长2.人口增长的历史变化历史时期农业革命之前农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时期20世纪以来人口数量情况数量④少数量⑦较多持续增加数量猛增续表历史时期农业革命之前农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时期20世纪以来人口增长情况增长⑤慢增长⑧较快明显加快空前增长人口变化原因人们获取食物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害水平差,人口死亡率⑥高农业生产水平提高,食物供应稳定,死亡率⑨下降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人们获得的食物充足,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⑩很低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灾害和疾病防御能力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与适应性不断增强续表3.人口自然增长的空间变化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自然增长水平保持较低水平水平较高人口增长特点增长缓慢增长很快原因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等今后变化趋势比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典型国家俄罗斯、德国、日本印度、巴基斯坦等人口政策鼓励生育,引进外来移民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续表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人口增长模式时间上的变化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出生率高高低死亡率高低低自然增长率低高低所处历史阶段原始社会时期农业社会、产业革命时期现代社会时期续表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原因生产力水平低下,生存条件极差,人们抵御自然灾害和疾病的能力很差生产力水平提高,生存条件明显改善,抵御灾害能力提高,但传统经济对劳动力数量依赖大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劳动力数量需求减少,生产力水平高,医疗卫生条件好,社会福利、养老保障制度改善2.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地区代表地区人口增长模式备注发达国家欧洲和北美现代型20世纪50年代后,发达国家的人口出生率不断降低,到70年代中期,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不足1%,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现代型发展中国家亚、非、拉丁美洲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死亡率已降至与发达国家相当的水平,但人口的出生率仍较高整个世界—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绝大多数核心突围技能聚合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突破点一人口的自然增长2.世界人口增长的时间差异世界人口发展历史的总趋势是人口的不断增长,但在不同历史阶段,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不同。可以用下表表示。历史阶段农业革命之前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二战”时期“二战”时期~20世纪70年代20世纪70年代至今增长特征极其缓慢,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开始加快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人口增长迅猛人口增长速度变慢续表历史阶段农业革命之前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二战”时期“二战”时期~20世纪70年代20世纪70年代至今原因主要从事狩猎和采集,生产力水平极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人口增长缓慢农业革命使生产力得到提高,人们的生活得到改善,医疗卫生水平有所提高,使出生率提高、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迅速资本主义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许多国家独立,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很快,医疗卫生条件改善许多发展中国家实行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发达国家社会福利、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人们的传统观念发生改变续表3.世界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世界人口的增长受社会、经济、自然等因素的影响,存在空间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