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金孔雀轻轻跳》说课稿涟水县南门小学郭平一、说教材(一)、说教学内容: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音乐第6册第五单元美丽的动物中的表演曲目《金孔雀轻轻跳》,教学内容:介绍傣族特有的建筑、舞蹈、风俗,学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并表演《金孔雀轻轻跳》。(二)、教材分析《金孔雀轻轻跳》是一首具有西南少数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节拍为2/4拍一段体结构,属五声E宫调式,曲调清新优美,旋律多以三.五度音程进行,自然,流畅,好似傣家小姑娘与小孔雀那轻巧的舞步,姿态翩翩,整首歌曲如同描绘了一幅秀丽的图画,给人留下美好的遐想与回味。(三)、说教学目标根据音乐新大纲的要求,重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感受理解,欣赏、表现音乐的审美能力的培养,我对本课教学制定出以下教学目标:1.能专注地聆听音乐、体验、感受我国西南少数民族音乐的魅力。2.能用优美、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本曲,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3.学习并表演傣族舞蹈动作,初步了解傣族音乐与风俗,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学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及编创表演难点:1.歌曲中同节奏、同歌词,但不同旋律的最后两乐句2.感受及表现傣族风情。(五)、教具准备:多媒体、电子琴二、说教法1.情景导入法。老师通过让学生聆听歌曲《爱我中华》让学生知道我国民族众多,再通过谈话“你们了解云南吗”引出云南及傣族,再通过课件展示傣族的优美风景及风土人情创设了傣族的优美情境,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巨大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感到学习新课的趣味感、新奇感。2.旋律模唱法:教师分乐句弹奏出歌曲旋律,要求学生用“嗯”音模唱出与音高、节奏完全相同的旋律,这样有利于训练学生的音准节奏又能培养学生音乐记忆力。3.音乐比较法:为了突破歌曲的难点,最后两乐句在音高上不同,教师采用了比较法进行教学,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认识化难为易,也体验到音乐课中的趣味感。4.创设多种体验、感受,表现的形式和通道,如通过师生聊天、欣赏傣族风情、欣赏舞蹈、欣赏音乐、表演、创编舞蹈等等途径,使学生能够在更宽广的领域中发展自己的艺术潜能,获得音乐美的体验。三、学法1.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指导学生学习歌曲的过程中,重在让学生通过闭目聆听音乐,从中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再跟琴模唱找出歌曲较难唱的乐句,分析视唱化难为易,最后亲自尝试,完整并带有感情的演唱歌曲。2.群体合作法。在创编舞的过程中,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发挥其独特的才华,鼓励他们先观看,再互相帮肋、互相启迪、互相促进,发挥其群体力量,增强他们的交往能力,达到共同提高。四、教学过程:(一)聆听活动:播放歌曲《爱我中华》(通过让学生聆听歌曲《爱我中华》让学生知道我国民族众多、地大物博。)(二)情境导入:出示课件,欣赏傣族的竹,泼水节和孔雀的图片(通过课件展示傣族的优美风景及风土人情创设了傣族的优美情境,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巨大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感到学习新课的趣味感、新奇感。)(三)新歌教学1.出示课件初听歌曲。(教师通过动听悦耳的音乐激发学生学习新歌的热情)2.师让生仔细的聆听歌曲,并提出要求即把歌词描述出来!(在这里教师非常注重学生聆听能力的训练)3.要求生用最动听的声音来读(激发学生有感情的表现歌词)4.讲解“小卜少”“小卜冒”,(在这里教师通过一句问话解决了学生的疑问)5.师范唱歌曲一遍!(音乐课的教师的必备素质就是唱好歌,既可以得到学生敬佩,也可以更好的诠释歌曲)6.师生一起用“嗯”哼唱歌曲的旋律。(通过哼唱让学生熟悉歌曲)7.跟琴声轻轻地把第一段加上歌词唱一遍。8.比较第一段的最后两句是否一样。(出示课件)老师用琴弹出两句,再请同学们把这两句唱一下(在这里教师通过比较与听唱解决难点)9.更琴声把第二段加上歌词唱一遍10.要求学生把傣族的美景和傣族小朋友幸福生活的情景用歌声表现出来!(通过语言的描绘激发学生表现的热情)11.分小卜少们和小卜冒两组比赛,看哪一组最有感情、最能表现出云满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