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谈初一班主任工作初一新生刚从小学升入中学,他们对新的环境,新的老师,新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方法,既感新奇,又感陌生。这个学期,他们大都童稚未尽,听老师的话,服从老师的安排,可塑性很强。抓好初一班级管理,培养他们发奋向上的思想,遵纪守规的意识,讲究卫生的习惯,对他们升入初二初三将起到积极的作用。笔者结合实际工作,就抓好初一学期班级管理,做好初一办主任,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一、建立一个德才兼备的班委组织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好的班集体,班主任的工作固然重要,但若能有一个好的班委组织,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毫无疑问这样效果会更好。为组建一个德才兼备的班委组织,我首先决定通过竞选来选出能起表率作用的且有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的班长,再组建班委。在做这一工作时,我先搞一个主题班会,由学生演讲“假如我是班长,我要……”。再通过民主选举,最后选出其他班干人员,由班主任根据各人的特长,作具体分工,各负其责。班子成员定好后,又先由班干制定出适合素质教育的班规,再根据《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班规拟出量化管理细则,基础分为60分,给做好事者加分,给违规者减分,每两周统分一次,班会时,由班干轮流小结,表扬好的,鼓励先进,口头批评,教育差的除此之外,平时还注重指导班干要学会解决小问题,大事才由班主任处理,教他们当好老师的助手,定期开班会,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矫正不良现象。二、注重引导形成和谐的同学关系教育社会心理学认为,班级管理的重要条件是形成班级教育气氛。教育气氛是指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教育群体表现出的稳定的心理气氛,而心理气氛就是人际关系。它对班级教育活动和学生个体发展中有着重要影响。初一的新生,他们是从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组合在一起的,因此同学关系的好坏,影响着班级氛围,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性格。作为班主任,教师可利用各种机会教育学生,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努力营造和谐的班级气氛。新生入学后不久,我组织仂“班级是我家”的主题班会,让同学认识到,来到学校,几十个同学和老师组成了一个“大家”,每一个同学都是这个大家庭的一员,每一个人都应爱护这个“家”。在每个同学生日之时,大家送上一个生日蛋糕,一起唱“祝你生小快乐”,让其感受到家的温暖。只有在和谐的集体气氛中,同学们才能不断进步,也只有在团结、和睦的同学关系中才能促进班级建设。三、开展各种竞赛活动,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新的集体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现在的独生子女大都缺乏集体意识,常常是唯我独尊,对班里的事经常是视而不见。鉴于此,在学校组织的星级管理之下,我把星级制度分化到具体工作上,让每个小组、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学习星”、“卫生星”、“纪律星”、“礼仪星”中之一星等,让各组之间、同学之间展开竞赛,培养他们的集体观念,表现优秀的组,每周奖励他们一次星。这样,同学们的积极性特别高,唯恐自己落后,组长带领组员从家里搬来花盆,给班级买来劳动工具,积极帮助后进同学,劳动争先恐后,都为自己组争“红星”。学生有了集体荣誉感,不再是什么都与我无关,而是时时想着我与集体。每个学生按每周的表现也奖励一颗红星,为班级做了特殊贡献的还奖励一颗荣誉星,让他们把所得星都贴在桌面上以激励他们的荣誉感。他们特别珍惜自己桌上的小红星这可是他们荣誉的象征。每当开家长会时,红星多的同学会自豪地向家长说:“看,我是优秀的。”红星少的同学不好意思地对家长说:“下次家长会,你会看到我的进步的。”由此可见,班级中的竞赛,往往能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高度的进取心;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又能给班集体带来活力。四、注意对尖子生的培养要搞好整个班集体,关键是抓两头,突中间。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对每一个学生都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每个人都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当然,这还得要从两方面去做。一要抓思想素质培养。由于我建议班规上制定了这样一条:“好带差,一帮一”。可是个别好生认为,帮了差生,就耽误了自己的学习,影响了自己的成绩。针对这种思想,我召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