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目标1.能在语言环境中独立认读本课的9个生字;能记住“贪、腻、唇、腐”的字形;积累词语“细雨如丝、贪婪、狭长、桂圆、嘴唇、果肉、甜津津、豆腐”;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贪婪”等词语。2.能正确朗读科文。能按要求边读课文边划出描写杨梅的句子;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句句子摘抄下来,并能有感情的朗读。3.了解杨梅树的美丽和杨梅果的可爱,体会作者热爱故乡之情。教学重难点1.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弄清课文是怎样写杨梅树的美丽和杨梅果的可爱。2.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喜爱故乡杨梅之情。教学媒体ppt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读题。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爱故乡的杨梅》。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要求:字音读准,不加字漏字。2.检查交流。(1)抽读生字卡片。(2)读词语:贪婪吮吸甘露桂圆细腻果肉狭长甜津津细雨如丝四季常绿。(3)接龙读课文。(师生评议)3.理清层次。(1)按课文内容填空(),杨梅挂满枝头,样子(),遍身(),成熟后,刺()。开始,杨梅的颜色是()随后(),最后()。没有成熟的杨梅吃在嘴里()。成熟了就()。三、讲读课文,体会感悟。1.学习第2节。(1)学生自由读。(2)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说理由。(3)小结:是呀,课文的第2节描写了春雨中的杨梅树。作者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杨梅树的勃勃生机。(板书:生机勃勃)(4)让我们一起用欣喜、喜欢的语气来读读第二节。2.学习3—6节。(1)端午节过后,杨梅成熟了,杨梅果显得更可爱了。轻声读读3—6节,想想每一节主要写了杨梅哪方面的特点?交流,板书:数量、样子、颜色、味道。(2)你对杨梅果的什么特点最感兴趣?请你选择其中一个特点读一读。指名朗读。交流,出示相应的课文内容。既然你们那么喜欢书中的描写,那么就请你们再读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抄一抄,背一背。1形状: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颜色: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它不是真的变黑,因为太红了,所以像黑的。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鲜红的汁水。(3)师:表示颜色的词溜走了,你还会说吗?杨梅先是()的,随后变成(),最后几乎变成()的了。它不是真的变(),因为太()了,所以像()的。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的果肉,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的汁水。(4)和同桌一起扮演杨梅来介绍杨梅的模样。说话训练:我是杨梅,(形状),(小刺)。(5)小结:因为作者喜爱杨梅,所以他对杨梅观察得那么仔细,把杨梅写得格外诱人。四、拓展训练说话训练:你知道自己故乡的特产吗?选择一种特产作个介绍好吗?五、复习巩固:1.过渡:初步了解了课文,让我们来写写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吧。2.重点:腻(笔画较多,注意右边没有撇和点)。3.学生练写生字。教学效果反馈这篇文章语言文字非常优美、精练简洁,在教学中我结合学生的实际,为学生创造愉悦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在朗读中体验,通过仿读、比赛读、配乐读等多种方式读出作者的喜爱杨梅热爱故乡的感情。从而受到爱的熏陶,激发学生内在的美好情感。诵读是学习本课的学习方法之一。让学生自己去观察、体验、交流自己的真实感受,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平等沟通、合作交流,使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人格得到真实的再现。同时在尊重学生愿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进行语言积累,丰富了写作素材,提高了语文素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