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的传统美德教育现在孩子们从小听故事从米老鼠、唐老鸭、天线宝宝开始,我们那些传统美德故事却很少听,这样,奉献、包容、礼让等传统美德也难以发扬光大。我们的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特别不要忽略了传统文化对孩子们的熏陶和教育。加强对学生们进行系统的传统书法和绘画教育,以利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同时也训练严谨、认真的作风。应让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学生们手中传承,提高传统文化的凝聚力。我认为应该做如下工作:一、创设具有“传统美德”特色的育人氛围学校利用现有的设施和环境,由校长牵头提出校园景点构思框架,全体教师进行充分讨论,确定九个校园景点:扬帆出海、光明大道、绿茵竞技、休闲小径、展翅翱翔、友谊之桥、欢乐天地、耕种者园地、艺术之花。每个景点都有它深刻的寓意,使学生受到熏陶,在综合楼墙面上标有江泽民同志的题词“传承中华美德培育民族精神”。成功创设了具有“传统美德”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为了使学生更直接地领悟中华传统美德,我们建设了“传统美德长廊”,其中包含了伟人图像、孝敬亲人、尊敬师长、文明有礼等内容,进一步达到洗涤心灵,启迪智慧,培养情操的教育效果。二、“国旗下讲话”宣讲传统美德。充分发挥国旗下讲话的育人功能,学校每星期一安排国旗下讲话宣讲传统美德内容,提高师生对传统美德的认识,进一步巩固学习传统美德的氛围。三、学科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课堂教学活动是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接受各科教育的直接渠道,我校在开展“传统美德”课题探索中,学科渗透“传统美德”教育的做法是:深入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所蕴含的“传统美德”因素,使“传统美德”渗透科学化、经常化、系列化。各学科的教材都是依据本学科的教学任务,学科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该学科特有的知识体系编排的。而“传统美德”的内容就蕴含于知识内容之中英语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爱国历来都是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它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感情基础和道德规范。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培养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是鼓舞全国人民实现民族振兴的强大动力,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无疑具有伟大而深远的意义。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故事结合中国伟人的感人业绩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所学过的单词和一些简单的语言来讲述曾经为祖国奉献出宝贵的生命的英雄们的事迹。这样在巩固英语的学习的同时,也训练了英语的写作,更加深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很好的在课堂中渗透了爱国主义的教育,从而增强学生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2.英语教学与礼仪教育相结合礼仪教育是一种道德修养,健全人格的教育。在少年儿童心理与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初中阶段),加强礼仪教育,对儿童形成健全的人格起着重要的作用。礼仪是指人的言行举止要合乎一定的规范,待人接物要和蔼可亲、平等、公正、礼让。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崇尚礼仪,号称“礼仪之邦”。孔夫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礼仪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社会风貌、道德水准、文明程度、文化特色、公民素质的重要标志。作为一名学生,礼仪是一个人思想觉悟、道德修养、精神面貌的文化教养的综合反映。因此,我在遵循知识传授的同时,运用教材内容,有机地进行礼仪教育。如学“true;believe”等时,我教育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学“stop;station;office;class”时,教育学生在公共场所要注意礼仪;学“help;wrong;state”时,教育学生要互相宽容,诚意待人,知错就改。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3.英语教学与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相结合素质教育理论的前提是教育人本论,它的核心是:强调尊重、关心、理解与相信每一个人。古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