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精品】教学计划锦集8篇教学计划篇1一、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2个班历史教学,在他们当中,有的同学学习历史的兴趣很浓,有的同学根本没什么兴趣。上学期历史的平均成绩在80分左右,整体成绩比较理想,这个学期要想办法使学生的成绩有较大的提高。我应该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上入手,来改善一向把历史视为副科,不好好学习、认真对待的学生心理,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把注意力集中在历史课的学习上,力争培育一批热爱历史学科的爱好者。二、教材分析依据七年级历史课程标准,在改革中创新,在探究中提高,逐渐建构带有自己特色的历史教学模式,争取各个班的每个同学的历史成绩都有所提高。三、教学目标1、要在上册历史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时期的基本特征以及进展趋势,认识历史进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育。注意培育学生的制造性学习能力;解读、推断和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进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育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教育学生继承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养成具有符合社会进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4、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不良习惯5、从严治教,提高成绩。四、具体措施(1)以启发诱导式教学为主,并采纳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2)加强直观教学,充分利用教学挂图等教学工具;积极采纳现代化教学手段。(3)争取每期都要开设历史活动课,要求自己必须自始至终参加学生的活动,并且要让学生学有所得。五、进度安排本学期总课时为24课时,每周2课时。第一单元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0课时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进展8课时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10课时总复习附录6课时教学计划篇2一、指导思想: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思想及具体目标,全面完整地体现《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依据儿童特定进展阶段的认识方式及特征,采纳与相适应的、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学生主动参加多种学习活动创设具体途径,使他们从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掌握学习策略。《品德与社会》教科书采纳的是“主题构建”方式。实行的是讲故事的形式,通过讲故事完成《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内容要求。二、教材的主要特征:1.围绕儿童生活,符合儿童情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注重已有经验,贴近现实生活。3.强调体验参加,引导学习活动4.体现综合主题,规格合理适度。5.单元组织教材,突出学生主体三、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体会生命中的“爱”——家人的爱、社会的爱,认识人类社会对生命的尊重,体会自己生命的可贵学会积极的心态发现生活中的美好。2、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中体会规则的重要性,知道各种规则既制约着我们的行动,又保障了我们的权益。3、了解国家所蒙受的耻辱,激发青少年的忧患意识,激励他们珍惜今日的美好生活,为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目标而不懈努力。4、通过生动的事例,帮助学生懂得科学技术是“双刃剑”,树立科学的道德观,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5、让学生体会世界经济的进展与联系极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意识到开放的世界充满机遇和挑战。四、教学措施:(一)必须注重与学生和社会的联系1.教材的编写不可能是针对所有学校学生,以所有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强调“必须以儿童的社会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生活为基础”,强调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讨论社会”。这就意味着教材的使用必须与学生和社会联系起来。所以教材仅仅是教学的“范例”。2.教材的呈现方式,也不像思想品德课本那样提供了教学的大致过程。《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社会性和地域性要求《品德与社会》教材的必须开放。开放性的课本内容势必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