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讲生态工程知识内容展示核心素养对接1.生态工程的主要类型(a)2.生态工程在农业中的应用(a)3.活动:庭院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分析(a)科学思维归纳概括生态工程的主要类型科学探究庭院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分析社会责任生态工程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考点生态工程1.(2018·浙江11月选考)某农业生态工程示意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该农业生态工程体现的生态工程原理主要是。对该工程的经济效益分析,可从系统内部的投入和产出、、系统的有效贡献等三方面进行核算。(2)若要提高该工程的经济效益,可采用农业生产的技术在桑基上再种植大豆,也可采用农业生态工程的技术放养适量的鸡鸭等动物以调整该工程的产业结构。(3)某小组应用基因工程方法开展适用于该生态工程的抗虫植物改良研究。为提高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的效率,除考虑导入方法、筛选条件、防止污染外,还需考虑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农杆菌介导法是目前植物转基因的常用方法。该方法的基本过程是农杆菌感染植物时,,并将其插入到受体细胞的基因组中。欲获得稳定遗传的抗虫性强的转基因植物品种,则转入的抗虫基因必须能在受体细胞中。解析(1)桑基鱼塘生态工程,实现了桑叶养蚕、蚕沙养鱼、塘泥作为桑树的肥料回到桑园,其核心技术就是物质的良性循环技术,体现了物质循环的原理。对该工程的经济效益分析,可从系统内部的投入和产出、系统的实际消费、系统的有效贡献等三方面进行核算(2)桑基上种植大豆,体现的是农业生产的间种技术。农业包括种植业和畜牧业,在该生态系统中放养适量的鸡鸭等动物,体现的是种植业和畜牧业合理优化技术。(3)为提高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的效率,考生可从重组DNA、导入方法及环境、受体细胞等多方面予以考虑。故除题干告知的导入方法、筛选条件、防止污染外,还需考虑的主要因素有重组DNA的质量和浓度、受体细胞的生长状态与密度。农杆菌感染植物时,携带目的基因的Ti质粒可转移到受体细胞,并将目的基因片段通过T-DNA转移到受体植物的基因组中。欲获得稳定遗传的抗虫性强的转基因植物品种,则转入的抗虫基因必须能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和高效地表达。答案(1)物质循环系统的实际消费(2)间种种植业和畜牧业合理优化(3)重组DNA的质量和浓度、受体细胞的生长状态与密度携带目的基因的Ti质粒转移到受体细胞稳定和高效地表达2.(2017·浙江4月选考节选)回答与生态工程有关的问题:(1)对农作物秸秆多途径利用的基本过程示意图如下,贯穿全过程的核心技术是技术。其中“过腹还田”的具体途径是。将秸秆和动物粪便等通过微生物发酵产生沼气,这是利用了农业生态工程中的技术。(2)农业生产上,畜牧业依赖和受制于种植业,可以通过种植业和畜牧业的技术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退耕还林”后,林地的增加可以减少,更有利于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使用农药能有效控制农业害虫,但也使生态系统的减少,因此利用生物的进行生物防治是今后的发展方向。解析本题有关生态工程的问题,题目难度低,答案在课本中都能找到。其中秸秆“过腹还田”就是利用家畜等对秸秆进行消化,产生的粪便可以肥田,相比焚烧秸秆,这样对秸秆的利用可以提高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其具体途径是秸秆→家畜→粪便→农田。答案(1)物质良性循环秸秆→家畜→粪便→农田洁净可再生的新能源开发(2)合理优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种间关系本题组对应选修三P68~79生态工程1.马世骏教授根据中国大量的朴素的生态工程实践,归纳出“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生态工程原理,并明确生态工程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2.在我国,生态工程的发展特别迅速,其应用领域起初主要是农业生态工程以及节水和废水处理与应用的生态工程,现在已经扩大到许多生态产业,如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工程,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生态工程,清洁及可再生能源系统组合利用的生态工程,住宅、小区和城镇建设生态工程,荒山、荒坡、滩涂、湿地以及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工程,生态旅游工程,绿色化学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工程等方方面面。3.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