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论语与孔子之道VIP免费

论语与孔子之道_第1页
1/116
论语与孔子之道_第2页
2/116
论语与孔子之道_第3页
3/116
《论语》与孔子之道•青年儒家学者•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副教授•曲阜师范大学国学院学术部副主任•中国孔子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讲人宋立林博士目录•圣人是怎样炼成的?•《论语》与君子品格《论语》与君子品格•《《论语论语》》与与五常之道五常之道•《论语》与中和智慧目录•圣人是怎样炼成的?•《论语》与君子品格《论语》与君子品格•《《论语论语》》五常之道五常之道•《《论语论语》》与中和智慧与中和智慧圣人是怎样炼成的?•一、圣人孔子是谁?一、圣人孔子是谁?•二、孔子是这样炼成的二、孔子是这样炼成的??一、圣人孔子是谁?•万世师表•人类思维范式的四大奠定者之一•东亚儒教文明的象征•中华文明的至圣先师二、孔子是这样炼成的•好学——求知的精神•志道——高远的理想•贵仁——高尚的德性•尚谦——包容的情怀•知命——坚定的信念好学——求知的精神•孔子之谓集大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也,不如丘之好学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记》)•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学记》)•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游艺。为儿嬉戏,陈俎豆,设礼容俎豆志道——高远的理想•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志于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贵仁——高尚的德性•孔子贵仁。•仁是全德。•仁爱是有差别的推扩【博爱,慈悲,兼爱】。•立爱自亲始。•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民胞物与。(张载)•四维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尚谦——包容的情怀•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可谓云尔已矣。•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谦》:亨。君子有终。知命——坚定的信念•斯文在兹。•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知其不可而为之。•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困。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象曰: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陈蔡绝粮•孔子不得行,绝粮七日,外无所通,黎羹不充,从者皆病,孔子愈慷慨讲诵,弦歌不衰。乃召子路而问焉,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乎?奚为至于此?”子路愠,作色而对曰:“君子无所困。意者夫子未仁与?人之弗吾信也;意者夫子未智与?人之弗吾行也。且由也,昔者闻诸夫子:‘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今夫子积德怀义,行之久矣,奚居之穷也?”•子曰:“由未之识也!吾语汝。汝以仁者为必信也,则伯夷、叔齐不饿死首阳;汝以智者为必用也,则王子比干不见剖心;汝以忠者为必报也,则关龙逢不见刑;汝以谏者为必听也,则伍子胥不见杀。夫遇不遇者,时也遇不遇者,时也;贤不肖者,才也。君子博学深谋,而不遇时者,众矣。何独丘哉!且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败节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败节,为之者人也,生死者命也。是以晋重耳之有霸心,生于曹、卫;越王句践之有霸心,生于会稽。故居下而无忧者,则思不远;处身而常逸者,则志不广。庸知其终始乎?”子路出。•召子贡,告如子路。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盍少贬焉夫子盍少贬焉?”子曰:“赐!良农能稼,不必能穑;良工能巧,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不必其能容。今不修其道,而求其容,赐,尔志不广矣!思不远矣!”子贡出。•颜回入,问亦如之。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世不我用,有国者之丑也。夫子何病焉!不容然后见君子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叹曰:“有是哉,颜氏之子!吾亦使尔多财,吾为尔宰。”目录•圣人是怎样炼成的?•《论语》与君子品格《论语》与君子品格•《《论语论语》》五常之道五常之道•《论语》与中和智慧《《论语论语》》与君子品格与君子品格•一、半部论语治天下•二、君子之道•三、君子的三种必备品质11、、半部论语治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在中国文化中之地位,犹如《...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论语与孔子之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